成为此频道的会员即可获享以下福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If3cYIgBVCL3sqDl5j50g/join
胡春华系列。限于对象是胡春华,所以面很窄。其实当时法制办还是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的。周末嘛,大家轻松一点。今天我给朋友们聊一个武志忠外传之捕鱼行动上,下周我们聊下集。
这是一个关于武志忠和法制办的副主任关英之间的故事。其实往往从一些中共官员内部的角力中,我们能看出中共官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以下所讲述的都是当时真实发生的故事。但愿朋友们能够管中窥豹,以此来更多了解中国的官场。
我先给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关英同志。关英是1954年出生,比武志忠小三岁。他是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是一个典型的中共白发官僚。这位关主任呢,他原来是行武出身,当兵多年。曾经还在天津体育学院上过学,学的好像是篮球专业。他转业后在一个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后来转任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的旗委书记。关英在西旗做了两年书记。后来通过一推双考的方式,考入了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任副书记。官至副厅级。从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又调到法制办任副主任。算是法制办的二把手。2006年初我刚一到法制办时,关英是我的第一任分管副主任,并在名义上兼任我们法律顾问室主任。我个人始终都觉得老关这个人是不错的。他做过旗委书记。他一直都认为法制办的什么副主任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很无聊。对于他来说,做这个法制办的副主任就是玩儿。总有那么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始终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做过旗委书记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权力。他特别怀念做书记的日子。有一种当皇帝的感觉。县里钱你随便花,县里的官随便卖,县里的姑娘、娘们,只要你喜欢,都是你的。在县里说啥是啥,指鹿为马,没有干不成的事。他虽然是我们部门的分管副主任,还兼任过我们部门的一把手,但他从里也没有介入过我们的工作,人财物等一切权力都交给了我。需要上报审批的,他就签一个拟同意,把决策权力推到武志忠哪里去。在他眼里,我们这个地方一直是武志忠的领地。他所谓的分管不过是顶个名而已。他赶的点儿不好。一直没能分到一套好房子。在法制办时,他一直住在自治区纪检委位于西落凤街的老楼里。后来差不多2008年才搬到自治区纪检委的那个新楼。相比于法制办的其他副主任住的大别墅,他的住房条件就太差了。
老关是一个性情中人,行事潇洒,有些放浪不羁。有那么点心有不甘,生不逢时的感觉。他喜欢与下属们打成一片,喝酒的时候说话比较随意。这个人非常懂礼数。武志忠出国时,他要去机场送行。回国时,他要去机场迎接。总体来说,两个人一直关系处的还算融洽。但是,只是因为两件很小的事情,两个人就闹掰了。
事情的起因是,2006年底。武志忠的老婆得了淋巴瘤在北京长时间住院和治疗。武志忠就长时间在北京的家里陪他老伴儿治病。很少回到法制办去。这期间。作为常务副主任,他主持法制办的日常工作。有一次,他主持法制办办务会的时候就说。我比武主任小三岁。我现在是法制办的常务副主任。共产党的干部7留8不留,就是说57岁还能提拔一下,58岁就不提拔了。那么武主任退休以后,实际上我还是有能够干一届的机会的。
我们听到这些话的人都觉得没什么。但是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法制办秘书处的副处长张小平同志。就听到了这句话。而且他从这段话中。悟出了一点东西。请允许我一定要穿插讲一下张小平。张小平。是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当兵出身。布小林主政法制办时,张小平一直没有任何存在感。武志忠到法制办以后。张小平就看见了机会。使劲拍武志忠的马屁。把武志忠拍的非常舒服。当时法制办秘书处的处长叫张杰民。他是提拔武志忠的那位包头市委书记张长弓的侄子。作为一个红二代。他有点傲气。不那么太会拍马屁,还不太听使唤。武志忠就看他不顺眼,于是就把张小平任命为秘书处的副处长。但是把秘书处的所有工作都让张小平来管,张杰民就彻底被架空了,徒有其名。法制办的秘书处就是其他厅局的办公室的角色,整个机关的行政工作、后勤工作全部由秘书处来承担。张小平接管秘书处以后,大权独揽一支笔。特别是全法制办的一切财务支出都要有他的签名。作为法制办的当红宠臣。他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他副主任,他从不放在眼里。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求他。他管钱呀。
张小平听到关英如此说以后。第一时间就将他如此僭越悖谬的话。上报给了武志忠。武志忠听后大为震怒,深感不安。
正在武志忠惴惴不安之际。出现了另一档子事。中秋节,关英带着我们法律顾问室全体人员聚餐。我们法律顾问室有一个女孩,姓肖。是武志忠小学同学的闺女。武志忠因着她父亲的缘故将她安排在我们这里工作。这个姑娘性格洒脱,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能力不错。席间,姑娘喝多了点酒。关英就套这个女孩的话。他就说。咱们武主任今年56。我听说你父亲是咱们武主任的小学同学。你爸爸今年50几呀?当时这个小肖喝得有点飘。脸有点红。就没搂住。她就说。您也知道,我爸和武主任是小学同学。我爸今年65了。武主任今年56。他俩差了九岁。你说我爸他们上的学校是个啥学校呀?我们所有人当时都没有忍住哈哈大笑。当时关英也乐开了花。故事就此传开。经官英之口。迅速传遍了法制办和办公厅的各色人等。听到此话之人。无不莞尔一笑。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情况呢是共产党官场的常态码。改小几岁正常?一下子改小九岁,这真的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胆子就是够大。这胆识,这魄力。这决心,这勇气真非常人所能及也。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武志忠的耳朵。武志忠将我传到他北京的位于春秀路的海昇名苑的豪宅里。听他一问。我知道这件事无法遮掩。就是说当时小肖喝多了醉话口无遮拦个姑娘。一个喝多了的醉姑娘的话,你不必太在乎。武志忠当时拿出手机,给小肖她爹老肖打了个电话。我始终在电话中说。老肖,你我发小同学一场,你立即去呼市把你姑娘领回去,让她自己写个辞职报告,若不是考虑到你的面子,她死定了!啪!就把电话挂了。根本就没有给对方任何解释的余地。
武志忠随即将张小平呼叫到北京。他决定,必对关英致之于死地而后快。于是,张小平便并与武志忠一同制定了一个针对关英的行动方案。也就是他们决定给关英上手段了,代号:“捕鱼行动。”武志忠希望我也参加这次“捕鱼行动”,但我听着听着都冒冷汗,别说干了,立刻以案子太多,一年需要出差200多天,在外出差无法胜任,这个很好的理由推脱了。武志忠亲自担任总指挥,任命张小平为前敌总指挥,具体组织实施行动。事不宜迟,说干就干。
为什么叫“捕鱼行动”呢?原来关英跟所有官员一样,好美食。他最喜欢去的酒店是一家据说香港的连锁酒店:小南国;他最爱吃的菜肴是这家酒店的招牌菜:大黄鱼。武志忠他们都知道,关英爱吃大黄鱼,“大黄鱼”是极其讲究的,五斤以下的不喜欢,只喜欢吃五斤以上的。这东西很贵,贵的时候一条要几万块。也正因为这个嗜好,武志忠平常就称呼关英为“大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