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慈語
考驗從心而來
徒兒呵!你們在求道、修道、辦道這段過程裡,有沒有曾經徬徨過?有沒有曾經無奈過?有沒有曾經猶豫過?那你是怎樣渡過的呢?可以唱仙佛的聖歌,是不是?仙佛的聖語字字句句都是在提醒大家,要徒兒們能夠覺醒、覺悟;要徒兒們好好的認清自我、認清自己的目標;人生只是七情六慾短暫的剎那,享受、貪求也是剎那間的快活!所以,你要好好的覺悟自己,好好的修辦,好好的改變自己,最重要的是,你要「耐平凡」!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要求點傳師一定要重視我,不要求別人一定要提拔我。修道、辦道是隨緣渡化眾生的事,所以要能耐得住道場上的風風雨雨、風風波波。風波是誰造成的?是自個兒造成。自心若平靜,何來風波之有?所以,你們每個人的心境要有如水一樣,風吹水過則無痕。而人在順境時都很容易起高傲之心,也很容易忘我,忘掉自己本具良心的我,然後貪求別人對你的奉承、諂媚、好話、好言、好味,貪求之後就讓自己墜落在痛苦煩惱中,是不是?當別人沒有給你順境的時候,你們就會不斷的產生痛苦煩惱,老是要求別人應該如何的對我,認為「他以前對我這麼好,點傳師以前對我如此,現在為什麼對別人比較好?為什麼他是前賢,他要這麼做?難道他是前賢,就可以犯錯嗎?」這時的順境與逆境就在如此的一念之間而己。順境的時候你要「心自在」,逆境的時候要「心無痕」!怎樣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呢?就是時時迴光返照,反省自我!時時的告訴自己要超氣入理。
徒啊!心念不能亂動,更不要貪,要認理修道,不修人情,要防患魔的侵擾。心念一定要正,心念不正就感召魔;「心正」,魔就對我們沒辦法。所以,真正該怕的不是魔,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以,修道要修「心」,脾氣、毛病要用心改。末後了,這一點自己要考慮、考慮。
到末後了,心念如果還沒把握的,往後怎麼修辦?徒啊!從此刻開始,心性一定要提昇,一切的人我、對待,不要存在。如果此時你還在人事上打轉,那你道修什麼道?辦什麼道?不可以光看別人的不對,修道、辦道要與人結善緣,而不是結冤啊!徒兒們的心裏若起了憎恨心,就與人結下了惡緣。所以,每個人都要提昇,這是沒有人可以代替你的。念念都是佛心,就沒有私我,沒有私,就不會貪,那還會執著什麼、憎恨什麼呢?所以,修道一定要腳踏實地,重要的是真功實善,空口說白話,無濟於事啊!
人啊!往往會被時間、空間所迷惑,都會受時間的長短、空間的不圓滿、環境的不優越,而把自己給障礙住了。如果徒兒們能把它超越了,不要把它看得這麼近,拿遠一點看,或許這個事情也不過是這樣,有什麼好計較的呢?有什麼好吵、有什麼好痛的呢?就算會癢,抓一抓就好了,對不對?
為師希望你們是真正的快樂起來,做個逍遙仙,為師就會覺得你們很簫灑。徒兒們如果在辦事上和人家不和,看人家這不對、那不對,又不配合大局,這樣就不圓滿了,到時候自然會被淘汰。你如果要做個忠臣,就要盡一份心力,就要配合到圓圓滿滿的。所以,不管怎麼樣,大家好好溝通、協調,這都是資格上的歷練。實務是靠經驗而來的,以前人家也是經歷過好幾次的失敗後才成功的。很少人是第一次就成功的,而現在人家跟你們講這實務要怎麼做,這都是他們經驗的傳承,只要你們願意做,都不是問題;就像徒兒們寫毛筆字,學古時候書法家的筆法,寫到最後你們所學到的是人家的架構、人家的精神,然後融會貫通;辦道也是一樣,徒兒們學到的是人家的經驗、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然後融會貫通,這就是切磋琢磨啊!
修道是沒有休息的,辦道也是沒有例假日的,或許你們很忙、很累,但是,你們不是說聖凡兼修嗎?如果修到你聖事沒做好、凡事也沒顧好,你的問題出在哪裡?這個自己得要知道去調適,要知道去平衡喔!徒兒啊!當你站在最高層時,每個人都可以看得到你、讚許你;而當你走下一格時,也要有勇氣去接受人家的評論才對啊!縱然人家批評你,你還是得盡心盡力,只不過你不再站在這麼高的位置上盡力而已。凡事只要盡好自己的責任,也一樣可以表現得很好。徒兒們要有心裡準備,一旦你站到人前了,就可能會遭到一些言語的評論和有色眼光的看待,這時候,你不可以太在乎別人的這些反應。站上去有站上去的考驗,事實只有以行動來證明,因為,是我們要去影響別人,而不是要讓別人來影響我們。
徒啊!當你們獨自在他鄉異地時,你們會感到孤獨、寂寞;當你們投訴無門、身體不舒服、遇到困厄與孤獨無奈的時候,你們會害怕受傷,會在意人家怎麼說你?而你又怎麼看待自己?這個時候,你們往往會很任性的讓自己的思緒回到家裡:「現在如果我在家裡有多好!就不會受這些一苦了;如果在自己的國家,那該多好!就不會這麼難過,有人可以幫助我,有人陪我講講話,我可以得到解脫。」聖與凡不時的在文戰,「我應該繼續這麼做嗎?我的凡業怎麼辦呢?人道沒辦法盡,天理良心在作戰,我該進還是該退?」於是開始失去了主張,失去了方向。徒啊!想想你們自己,如果你們不曾踏上這條修辦開荒的路,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呢?你們會在哪裡呢?浮沉在人海的渺茫當中?還是徘徊在痛苦的汪洋?這就是你們要的嗎?你們有你們要面對的因果業力,有你們要面對的事情,你們願意流浪嗎?你們要的是什麼呢?徒啊,記住你們的方向,你們渡化眾生的心愿是最清高、最堅貞、最無上的。
為師知道徒兒們辦道有時也會疲乏、也會累啊!因為你們還沒修到金剛不壞之身,當然這個肉身假體還是會累,道是有磨擦,還是會有不圓滿的時候。你們有時會埋怨:「為什麼叫我做這個?為什麼不叫我做那個?」難道因為這樣你們就不辦道了嗎?徒兒們要知道今天為什麼你要辦道?為什麼你會參與辦道?(了愿了罪)你們都覺得道很好,願意捨出自己的時間、心力來幫辦,這是你們的心願,對不對?那為什麼又要違背了心願?是不是為了外在的因素?就因為和人家不和而放棄是不是?請問徒兒,這條路是回到哪兒去?(理天)所以這條不歸路還是挺好的嘛!還是辛苦一下吧!很多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去克服的。罵人不是講話的藝術。當人家罵你的時候,你身上全部的細胞都會忿張開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為師教你,先保持沉默,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在這世上,什麼事情才是需要我們衝動的知道嗎?就是救人的時候,看到人家跌倒的時候,那才是我們要衝動的時候。徒啊!什麼事情都要用平常心去看,太在意人家的看法,或對人家有一定的看法,這都會造成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況。有時人家的講話其實是無心的,而徒兒們聽來就覺得有意了,如此,你們當然就永遠不能理解「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對我?為什麼我的命運這麼淒慘?」如果一直這樣想,你的生命就註定要落魄下去了,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果徒兒們會覺得:「我什麼都做不好,和誰都相處不好,怎麼會這樣子?」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修辦道就和聖賢一樣,要立志讓自己成為人上人,讓自己修道很好,辦道更好,這是因為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得道,受到啟迪啊!徒啊!當你在發揮志向的時候,遭受到困難了、被阻擋了;你要修道,人家不讓你修道,偏偏要考你,人家罵你幾句,你就回過頭跟人家一起叫,那有德性嗎?你有在修道嗎?因為別人的阻橈,你就不修道了?可能因為這樣,你也不辦道了。徒兒啊!修道是自己的志願沒錯,問題是你能不能貫徹?你要不要貫徹?還是遇到困難就退縮了,「我在這裡沒辦法發揮,人家說不好,說我帶動不了道親,我就不辦道了。」這樣是不是就表示自己的志願不夠堅定?太愛護自己、太愛惜自己了,也太愛計較了,怕別人說自己不好,怕別人指責自己的錯誤,怕人家講你,怕人家覺得你不夠好。唉呀,誰不是在修啊!哪一個不會被人家講啊?
在帶人的過程中,雖然很辛苦,而且一定也會有不圓滿的地方會被人家注意到,難道別人就不能來指正你嗎?難道你要因為被人家指正,就不修辦了嗎?就退縮了嗎?當然不是,人家指正你,你就要做到更好,對不對?不然,先前付出的心血不就白費了嗎?如果你不能接受別人的指正,不接受別人的教誨,那麼為師可以說,你只是辦道,沒在修道!為了辦道,只求方法,不擇手段,這個叫做有才無德,有才無德會遭魔啊!你只會辦,可是沒德性,人家給你的諫言,你不能接受,以後就不給人家辦,這個就不是天心。有的人是有德無才,這樣也不好,你光有德性,但沒有才能去做,那會失去方向,什麼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凡事都只會忍忍忍,人家都說你不會帶人,你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樣就有所缺欠了。
你們有人說生命就是要辦道,也有人說生命就是享受,更有人說生命就是要綻放光輝,可是為師要說:生命是為了要修辦。徒兒們在修辦的路途中,會遇到一些人事上的問題,人和人的意見不同、思想不同、觀念不同、經驗不同、辦事方法更不同,一定會產生磨擦,會有不和的地方;可是,如果我們只辦道而沒有修道,就永遠都會有磨擦﹒永遠都不能進步,永遠都不能尋求到最好的方法來利益眾生。
徒兒如果在修辦的當時,發現了錯誤,提出方法,可是因為你太直言了而批評到人家,講話也不夠委婉,總是傷害到別人,這個時候,自己發現了,就知道要改,下次就不會再犯了,對不對?所以說修辦是一起的。在辦道的當中才可以發現自己的缺失、發現自己的不及:「哎啊!我為什麼不像人家那麼聰明,可以想到這麼好的方法來帶領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我的生命就是要用來修辦的,沒有什麼比修辦更有意義的。」今天為什麼人家尊敬你們?因為你們犧牲奉獻的比人家多;為什麼人家會聽從你的教誨?因你懂得比人家多,人家是尊崇你們的精神。
你們說﹒﹒修辦是為了感念天恩師德而想替師分憂,這是因為你還沒受到考驗,才會這樣想,才會想替師分憂;一旦有一天遇到考驗、逆境現前了,你還會這麼說嗎?天恩師德是一定要體會的,只怕你們到時遇到逆境就退縮,就永遠感受不到天恩師德的浩瀚了。如果你要修富貴道,一定要選擇什麼樣的環境你才要修,哪裡的眾生比較好成全你才要去,一定要在哪裡辦你才覺得比較好發揮、在那邊身體比較適合 ……等等,像修這種富貴道,怎麼能感受到天恩師德呢?所以,徒兒啊!當你遇到困難,心灰意冷時,更把自己置於死地而後生,在不斷的努力,有了一點點成果,菩薩心冒出來的時候,你才能深深感受到天恩師德是什麼!也唯有努力過才是真的可歌可泣,讓人聽了都會心酸得流眼淚,這樣的天恩師德才能深植人心、才是真正的深刻。
徒兒們不要因為小事而不快樂,如果會這樣的話,那生命就未免太浪費了。生命雖然很短暫,但是在短暫裡面總是有一天、一月、一年的日子要過,咱們要把握這有限的生命歲月,讓它綻放出光彩,不要因為這小小的事情,就讓這種色彩塗抹掉了,好嗎?
修辦道你不瀟灑自在一點、不淡化一點、不看得自然一點,又怎能辦好上天的大事呢?為什麼叫天事?因為辦天事,只要人人盡了心,上天自然有它的用意。道要顯、要隱,上天自有安排。或者這個人很行,才能、才華都是一級棒,渡人、成全人也很好、心性也很圓融,但是,為什麼道卻辦不起來?上天的意思嘛!所以要辦天事,最重要的是盡其心、順其天意、順其自然,只要我們盡心盡力了,那就會快樂一點。你們可知為什麼這個人可以帶領一方?你們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帶領人的不是,對不對?你們想想,如果一個人說他的不是,十個人也說他的不是,而他還有能力可以站得住,這就表他有功力、智慧、有德性:換個立場想想,如果讓你們來承擔,你們擔得起來嗎?你們只知道數落上頭人的不是,卻不知道下面的人該怎麼去配合,也不知道去諫言,光會在後面扯後腿,這會變成阻力喲!雖然你們的領導人會有他們做事方法、態度上的不同,但是,你們是什麼的角色職責,就要盡其職責,做到承上啟下、敬老尊賢的功夫;就像為師所講的忠臣烈士,縱然環境再惡劣,可是在他任職的時候,也都做到這個責任,或許是提出諫言,或許是全力以赴,這就是你們應守的本位。
自己是做什麼的自己要清楚,不要為了小小的事情,為了辦事上的意見不合而分散了力量,分彼論此,那就太不值得了!如果只是因為外在的環境因素而影響了同修間的感情,那不是太沒智慧,也太不值得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哪天為師要是不讓你們的心愿順遂,要你們去扛起自己六萬年的業力,要你們自己去面對待,你們不就開始怨為師啦?是不是這樣?
你們都是為師的徒兒,為師怎麼忍心讓你們痛苦難過呢?為師何嘗不願意和你們常伴在一起?可是修道就是這樣,都要靠自己去走、去開,一定會有辛苦、會趺倒、會痛,這些為師都知道;可是,一個學走路的孩子,如果從來不曾趺倒過,又怎麼能成長茁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