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胡德華,其實是懷念一個時代 真诚、直爽、善良,耿直,坦蕩,豁達 ,這一代人逐漸老去,也將成為絕響。#胡耀邦#趙紫陽#胡德華#炎黃春秋#思想解放#改革開放#鄧小平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
歡迎各位透過超級感謝支持我們的創作
亦可通過PayPal支持我們:http://bit.ly/support-laoyang
-------------------------------------
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
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
-------------------------------------
#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
海外諸多媒體報導了胡耀邦三子胡德華病逝的消息。社交媒體上湧現了諸多緬懷悼念的文章,光彩智庫署名文章直言不諱指出,我们怀念胡德华,其实是感激胡耀邦 ,這篇文章突出強調了胡耀邦在撥亂反正期間,力排眾議,做了大量平反昭雪,落實政策的工作,被視為是與林肯總統當年解放黑奴一樣的歷史意義,是絕大多數人真正意義的解放。這篇文章很快就被屏蔽和404,說明此時當下,懷念胡耀邦,和懷念趙紫陽一樣,已經成為政治禁忌。
不少文章都提到,胡耀邦对中国改革有两大开创性功劳。一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二是平反冤假错案。后人多评价胡耀邦的最主要功绩在于:第一是解放了思想,第二是解放了人。而被解放了思想和身心的人,最终成了改革的主体。
胡耀邦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悄悄地取消了以“五类分子”为代表的贱民阶层。中国“五类分子”及其子女当时估计上亿。胡耀邦的这个功绩,不亚于林肯解放黑奴。
這就是很多人對胡耀邦及家人一直抱有好感的主要原因。
據王明遠的披露,胡德華於3月30日11時左右突發心臟病,深夜摔倒在客廳,等家人發現時已经基本没有生命体征,大家对于他以这样的方式离去,都扼腕叹息。德华先生自2022年中秋节前后被检查出患有一种贫血,不定期要输血,不过病情一直控制不错,没想到却被心脏病夺去生命,同他的父亲胡耀邦一样,走的这么突然。
王明遠回顧了胡德華的成長過程,出生於戰爭年代,中學就讀清華附中,文革期間是逍遙派,1969年被分配到北京市政二公司当筑路工,工作地点在周口店,干非常繁重的体力活。“文革”后期胡德华考取重庆通信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通信学院(今天的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书,據說是典型的理工男。在南京工作九年,过着非常平民式的生活,1986年转业到中科院软件研究中心,90年代初下海,从事科技相关的商业,他在商场保持洁身自好,从来不干官商勾结或沾国家利益的事情,一直凭本事吃饭,所以也就没有发什么大财。
胡德华晚年把相当多时间用于胡耀邦研究,先是编辑了《我心中的胡耀邦》,里面收录了胡启立、费孝通、张爱萍、田纪云、朱厚泽、李昌等人的回忆,资料非常珍贵。他还组织张黎群等人撰写了胡耀邦传(三卷本),其中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这个传记质量写的非常好,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思想价值,不过出版的时候删节比较多。
胡德华先生最近几年基本算是开始颐养天年,于是集中精力思考父亲胡耀邦的思想发展脉络,更对很多历史问题做了反思。他的思考点主要两个:一是胡耀邦如何与原教旨革命路线逐渐分道扬镳,二是胡耀邦因何在改革问题上与邓小平渐行渐远。他有很多视角独特的分析。諸如曾經快言快語指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從黨的執政角度來考慮,是在救黨。而胡耀邦則不痛,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救民。比如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談到中國已經失去改革開放的窗口期,談到胡耀邦準備出台新聞法可惜被趕下台的遺憾。胡德華也提到,胡耀邦的改革开放主张充满了人本主义、人性关怀的色彩,因此才有那么深厚的生命力以及跨时代的价值。
胡德华 经常提起:1979年邓小平在访美的路上说,跟美国走的都富起来了,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另一半也很重要,那就是“跟着苏联走的都穷了”,为什么穷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但是这种反思还是很少。
胡德平和胡德華也經常提到 胡耀邦非常了解厚黑学、权术,但是从来不利用它。胡耀邦当了总书记说:你搞汉高祖、我搞曹孟德,咱们中国就不进步了,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政治文明规则的进步。
王明遠的文章說,胡德华继承了父亲胡耀邦的真诚、直爽、善良,陶斯亮曾经说:“耀邦叔叔的透明人格让无数人喜欢他亲近他,他的坦荡与赤诚是他最大的特点”,这句话用在德华身上也照样合适。他对人从无阶级之分,对服务员、司机、保安这样从来都是非常尊重,人家要他的电话和微信,他也不拒绝。
旅居美國的蔡慎坤提到,最後一次見到胡德華是在河北徐水,蔡曾私下問胡德華,在炎黃春秋年會上是否說過讓習近平憤怒的話,胡德華說,我說的是大實話,他就是一個小學生,他什麼時候讀過哪些中外名著,他看過的幾本書都是我從家裡借給他的。蔡慎坤說,胡德華很耿直,這種耿直繼承了他父親胡耀邦的個性。但這幾乎大實話也給胡家帶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胡德平也因此失去向習近平諫言的機會。
失去可以直接向習近平諫言機會的紅二代估計也很多。他可能也不再需要這些直言不諱老大哥的諫言,諫言逆耳,聽多了不勝其煩。
劉夢熊傳來一段緬懷文字,提到就在十二天前即3月18日,我將我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的文章《攻擊長和资產處置屬謬論且違反基本法》發给他,他随即在微信上回覆:「别的朋友稍早给我發來了你的文章。我也很奇怪。李嘉誠處置自己公司旗下的资產,是人家的權利和自由呀,怎麽就成了出賣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了?邏輯不通。」由此可見胡德華先生之開明,颇有乃父之風!
劉夢熊提到,曾多次對胡德華表示:「令尊耀邦當年大力推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乃思想解放運動;又大力平反寃假錯案,解放老幹部,為右派分子改正,為地主、富農摘帽,乃人權解放運動,耀邦可謂中國林肯!值得中國人民永遠懐念!」這也呼應了光彩智庫的悼念文章題目「我们怀念胡德华,其实是感激胡耀邦」
署名丁普思的文章,將胡德華比喻為沈默的擺渡人。中国不缺显赫门庭。缺的是将门庭化为桥梁的人。
胡德华生于红墙之内,却始终面向苍生。有人称他"红色后代",他摇头:"我是中国之子"。血脉可承继,民心不可负。改革大潮中,他不是弄潮儿,是摆渡人。
很多媒體和社交平台都提到他
胡德華接受『南華早報』時表示,在1980年代,中國錯過了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政治改革的黃金機遇,現在,下個政改機遇遙遙無期。他認為中國已經錯過了改革的歷史窗口,“下一個窗口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
很多媒體和社交平台都提及胡德華曾為炎黃春秋仗義執言的往事。《法廣》的報導稱,近年來,胡德華多次公開批評中國政治體制日趨僵化,他在接受自由亞洲採訪時表示,中共現行體制已將黨的利益凌駕於人民利益至上,並對習近平日益集權的統治模式提出警告。
在社交網絡上,更多的是對他的“仗義執言”、“良知”和“勇氣”表示敬意,前美國之音駐北京記者葉兵表示胡德華是他“接觸過的紅二代中最為坦蕩豁達人士之一。”
六四後流亡海外的前四通公司總裁萬潤南題詩悼念胡德華:
敢罵今上讀書少
休言當朝無諍臣
胡德華,陳小魯這一代人逐漸老去,在體制內,所謂的紅二代所剩無幾,都是今上的自己人。萬潤南所謂的「敢罵今上讀書少,休言當朝無諍臣」或許也是另一種政治生態的真實刻畫和寫照。
這些逐漸老去的紅二代,承前者尚多,啓後則未必後繼有人,對他們的政治能量不應給過高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