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在昔日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在過去是列強先後爭奪的港口。早在17世紀,西班牙人就在和平島上建造聖薩爾瓦多城。1863年雞籠港成為淡水港的副港,成為世界交通要衢。1875年雞籠以”基地昌隆”之意改名為基隆,並於1886年進行基隆港的建港規劃,為基隆港建立之年。到了日治時期在基隆的港市之開發朝向集商港、軍港、漁港,共進行五期的築港工程,大力整建市區並建立相關民生設施,與高雄一北一南稱為日治時代台灣兩大港市。隨著國民政府遷移到台灣,持續對基隆港展開建設,基隆港的營運量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到了1984年,基隆港更成為世界七大貨櫃港。基隆因地理環境優越,發展與港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今朝向成為海、空旅遊重要轉運點的方向發展,以亞洲最佳郵輪母港之名持續進步。
本影片由曾元一公共建設檔案基金及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製作,感謝來自各界的捐資以及協助拍攝,合力為台灣的國家建設留下珍貴的紀錄影片。
***********************************
影片製作人:曾元一
監製: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
顧問群:倪惠姝、鄭郁邦、鍾美燕
攝製:大俠數位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導演:葉益昇、張凱翔
攝影:周易賢、張紹峰、陳泳任、楊智堯
企劃文案:潘冠樺、游琇卿、鄭珮翎
#台灣公共建設 #曾元一 #基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