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飛龍在天 (上下)二堂課全長

郭明義的雲端講堂 28,571 3 years ago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感謝關廟佛堂提供郭經理講課錄影 飛龍在天(上、下二堂課全長) (因說明限5000字,字幕文字只能貼在(1-8)各個小段) 一、 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 從東方來 一出家、一在家, 同時興化,建立吾宗 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六祖壇經》 把佛法僧三寶 內化成為覺正淨三寶 佛→覺→關 法→正→訣 僧→淨→印 師曰:“大德坐禪圖什麼?” 一曰:“圖作佛。” 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曰:“師作什麼?” 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 師曰:“磨磚既不成鏡, 坐禪豈得成佛耶?” ——《景德傳燈錄》卷五 馬祖令僧馳書,與徑山欽和尚, 書中畫一圓相。徑山纔開見, 索筆,於中著一點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有物質世界,還有精神世界 跟精神世界如何溝通 跟真如法界如何溝通 跟諸佛世界如何溝通 溝通管道就在玄關竅 β波:緊張腦波14-25 α波:放鬆腦波8-13 θ波:佛陀腦波3-7 莫札特→森林騎馬→放鬆α波。 愛迪生→醒睡之間維持α波 求道改變腦波 用三寶→進入α波 腦波 從β波→α波→θ波 飛龍在天→覺性釋放 蘇曼波→天人合一 彌勒祖師傳下當來大藏經 無字真經→脫劫避難 什麼是災劫→ 貪嗔癡 貪→水水災 嗔→火火災 癡→風風災 問:古代高僧,臨命終時, 皆能預知時至,談笑自若, 生死自如,是何原因? 禪師云:是定慧之力。 又問:現代之人寥寥無幾, 又是什麼原因? 禪師云:古德念念皆在定慧, 臨終哪會散亂? 今人念念皆在散亂,臨終安得定慧? 歐陽公問一僧曰: 「古之高僧,有去來翛然者 ,何今世之鮮也?」 僧曰:「古人念念在定慧, 臨終安得而亂? 今人念念在散亂, 臨終安得而定?」 公深然之。 常持三寶,念念定慧,臨終不會亂 侯前人→每天早上默念無字真經 持之以恆六十年 坐脫立亡,談笑而去, 飛龍在天,脫殼飛身 皈依僧 內化→六根清淨 合同→法水洗滌→淨化業習 獻香叩首→轉殺業→清口 求道洗滌生命吃素很容易 佛法僧三寶內化→覺正淨 關鍵就在→關訣印 用三寶→轉變心境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 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中庸第十四章》 脫貧致富之道 : 一、 永斷偷盜 二、 孝養父母 三、 供養聖賢(奉獻道場) 四、 讚嘆布施 脫劫避難 : 修道有上天的護持保佑 可以脫劫避難 災難疾病→用三寶→化於無形 飛龍在天-(下) 三寶化解病苦 人間最常遇到的劫難─疾病 業障現前→業障病 獻香叩首 三寶修持 行功了愿 都是脫劫避難 修道的基本功→格物致知 三綱→明明德 新民 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修行的第一件事要面對死亡 格物→革除物慾 首先格除對肉體貪戀執著 仙佛是→昇華的心靈 心靈是→墮落的仙佛 去惡向善→第一個惡”殺生“ 格物→致知→→虛靈不昧 物慾→獸性 革除物慾→神性 生命是 快樂的成長過程 自得其樂→共樂→極樂 自樂→自得其樂 共樂→與民同樂 極樂→無極理天 西天雖遠頃刻道 渾含長生不老天 仙佛開示「觀自在」 觀自在→觀時自己在 專注在眼前→活在眼前當下 仙佛開示「觀自在」 觀自在→觀時自己在 專注在眼前→活在眼前當下 格物以後→觀時自己在 觀自在→度一切苦厄→離苦得樂 專注在眼前→自得其樂 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 專注在眼前→自得其樂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深造乎道→抱元守一 觀自在→自得其樂→法喜充滿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化妖孽為禎祥,化暴戾為祥和 所謂誠意者毋自欺 此之謂自謙 →自受用。 誠意之道→ 觀自在 心無旁騖→惟精惟一→法喜充滿 如何獲得孩子的認同 成為孩子羨慕的人 具有解脫自在快樂 光明智慧的氣象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長不敢為也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直身繫念在前 入三昧王三昧 ─《大智度論第十四》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