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我是實體空的話,誰在輪迴?
摘自:2008年5月28日英國諾丁漢競技場
(觀眾問:)如果我是實體空且是緣起有,那麼,在輪迴的「我」是誰?從前世到今生的又是誰?
(尊者答:)會這麼問,是因為不懂性空就是緣起,緣起是性空義所致。說自性空的同時,卻不知如何在名言上安立其法,這才是最困難的點!宗喀巴大師在廣論毘婆舍那說過此偈:「修習甚深中論友,汝心雖覺全無性,因果緣起難安立......」
不能怪你為什麼會這麼發問。阿闍黎清辨也曾表示:「名言上若無自相,將無法安立諸法的作用,故而主張名言上要有自相,卻不能勝義有、於勝義性中有。」
要懂得區分「無自性」與「絕無」、「自性有」與「有」的差異。這種的「有」與「無」一定要分清楚,這點很重要!看來你仍不懂空性就是緣起義,我指的是細微緣起,所以這麼問。
我曾多年裡,如《具義讚》所云:「以見尋自性,不得故破除,卻非破設處,後見剩唯名。」看來我曾在「以見尋自性,不得故破除」停滯了許久。後經多次反覆思惟,進而體會這句:「汝心雖覺全無性,因果緣起難安立......」這時才發現,原來我對「以見尋自性」中的「自性」,其理解是「勝義有的自性」,自然不會有「難安立」的問題;彷彿一切作用都有其自性,只是非從境上勝義而有。這麼想的話,幾乎不會有「難安立」的困擾。總之,我曾停滯在那個階段長達多年。嘴上自稱是中觀應成派,實為中觀自續派的見解。
後經多次反覆思惟,逐漸深信,名言上要無自性!
這點可從清辨與月稱針對「名言上有無自性」的諍論清楚得知,其中還包括是否有「共見有法」,即能否共同依量成立有法。之後才會深感:如果名言上非自性有,將有諸多難處。此時再搭配廣論毘婆舍那的這句:「汝心雖覺全無性,因果緣起難安立......」終於深刻感受到「原來如此」!
後經多次思惟逐漸體會,自性空的緣故,觀待才能合理,故而合理成立因果,便能坦然安立一切。如龍樹菩薩云:「知法皆空故,方待業與果;奇有甚奇有,何法更勝此?」千真萬確!以上不是說我已證空性,但應該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