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老楊到處說「歷史需要補課 」演講詞那麼慷慨激昂,為什麼士氣還是低迷不堪?北齊後主高緯的歷史教訓,只會照本宣科鬧出笑話,以至軍心渙散,這樣是無法入腦入心入魂的|歷史故事 高緯|禽獸 王朝|齊國

老楊到處說 4,354 2 years ago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訂閱楊錦麟頻道,每天免費收看最新影片:https://bit.ly/yangjinlin 歡迎各位透過PayPal支持我們的創作:http://bit.ly/support-laoyang ------------------------------------- 華人社會大變將至,老楊堅持在亂局中繼續做好本份,為大家提供獨到而全面資訊,助大家一同分析時局,安身立命。為支持團隊運作,老楊特別為各位舊雨知音準備各種優秀產品,由頂級高山茶葉,到日常淺酎的紅白葡萄酒,一應俱全。 最新推出老醬香白酒,百年在地窖藏,上思上想不上頭,懇請各方好友支持。歡迎掃二維碼添加微信諮詢:zhujiu30 或 微信qingtongtong100 ------------------------------------- #中國 #中国 #老楊到處說 #楊錦麟論時政 #楊錦麟 古代战争到了紧急关头,有些帝王也会出来劳军或阅兵,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谴责敌人,激励士气,这样做或多或少总是有点作用的。 但也有适得其反的,比如北齐后主高纬: 晋阳失守,齐后主出奔。斛律孝卿请帝亲劳将士,为帝撰辞,且曰:“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众既集,帝不复记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将士莫不解体。 以上摘自冯梦龙《古今笑史》,归在“专愚部·昏主”题下,说的是公元576年,南北朝时期,北齐军事重镇晋阳被北周军队攻陷,齐后主高纬弃城而逃,尚书令斛律孝卿(复姓斛律)请他出来劳军,之前不但为他写好演讲词,还教他说,背稿时要投入,要慷慨激昂,痛哭流涕,才能激励人心。可是,等到军民齐集,高纬开口演讲时,却把演讲稿忘得一干二净,拼命想了好久,看到台下那些一脸严肃、屏息静气等着他讲话的人,自己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身边群臣先是瞠目结舌,接着也忍不住笑场。底下将士们看到皇帝和大臣们这样,全崩溃了。 这不是冯梦龙在讲段子,正史也有记载。原文在此:《北史·卷八 齐本纪下第八》) 北周强攻晋阳,齐后主高纬逃离晋阳,回到国都邺ye城,他堂兄高延宗死守晋阳,战败被俘。高纬在全国征兵,许诺封官赐爵,但只是说说而已,舍不得出钱出物。广宁王高孝珩奏请他将宫女和金银财宝献出来犒kao劳将士,高纬很不高兴。尚书令斛律孝卿被高纬委派全面负责军事,他请高纬亲自出面劳军……后面就不再重复了。 当皇帝当成笑话的,史书里俯拾皆是,但高纬的笑话真是一个高纬度笑话,够冷。 不过,对高纬来说,这还不算最好笑的。他在位十二年,闹出的笑话,足以让他成为中国历史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最有名的,是给鸡封官。 特别声明:真鸡。不是天上人间的性工作者,也不是中国警官之花张浸瑜 高纬跟鸡有缘。《北史·齐本纪》载,他上位的第七年,八月,巡幸晋阳,就有野鸡趁他不在,聚集在御座上,不知道是开会还是过一下皇帝瘾。这些野鸡的行为,为“野鸡”一词注入新的解释:有野心的鸡。 权力真的会让禽兽忘了自己是禽兽。 神奇的是,高纬虽然不知道有野鸡觊觎jiyu他权位,但他对鸡之爱,超越古今所有男人。不仅鸡,马、鹰、犬等,都在他那里得到禽兽界的王者荣耀。还是《北史·齐本纪》载: 马圈都铺有毡垫,马的食谱有十多种,雌雄要交配时,高纬命人给它们搭帐篷,安排酒席,他亲临观摩,虚心向禽兽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他养狗,也是用顶级肉食。那些马和鹰,都被他封了官,享受朝廷特殊津贴,包括斗鸡,也被封为“开府将军”。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齐鸡开府”典故。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有一首《齐后主》专门讽刺他: 峨冠食禄鸡开府,摇尾承恩大郡君 将士焉能死征战,盍驱尔辈赴三军 一个鸡为将、狗当官的王朝,将士怎么可能为你死战,不如把鸡和狗派去杀敌吧。 当然,“泽及禽兽”之事,高纬不是第一个这么干。早在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懿公也有同款爱好。不过卫懿公的品味高一些,他爱的是鹤。那些鹤平时出入都“乘轩”——轩是当时大夫才能乘坐的马车。也就是说,卫懿公的鹤是享受大夫级别的。后来北方戎狄侵卫,“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左传·闵公二年》)战前分发武器时,士兵们都抗议说:“派你的鹤去吧,鹤是有爵位的,我们怎么能上战场呢!” 这事后来被称为“卫鹤乘轩”,跟“齐鸡开府”隔了一千两百年遥相对偶。而卫懿公和高纬这两位动物保护者,最后也都是战败(被俘)身死,驾鹤西归。 不过话说回来,北齐跟春秋时期的卫国还不太一样。北齐政权的奠基人高欢,虽然被主流学界认定为渤海高氏出身,但因为出生及成长都在北魏的北部军镇,早就成了“鲜卑化汉人”,而北齐从朝廷高层到普通百姓,主要都是鲜卑人及“鲜卑化汉人”,所以,北齐是以鲜卑文化为主流文化的。 鲜卑,顾名思义,从不谦卑,是如假包换的战斗民族 所以,在政权建立前期,北齐军力强盛,经济发达,综合国力甚至超过三足鼎立的北周和陈朝。 但是,从高欢的儿子高洋算起,直到高纬的儿子高恒,北齐经过六代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的折腾,短短二十八年便宣告灭亡。究其原因,《北齐书》最后一语中的:“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 换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就是“不作不死”。 可见,再怎么吹嘘善战的民族,如果他们的首领整天晒马、玩鹰、斗鸡,需要扩大征兵的时候,又舍不得把自己的钱拿出来,那么,“将士解体”就是注定的结局。不管谁帮他把演讲词写得再煽情,让他背得再顺溜,人心凉了,也没什么暖用。 (1)诸如这么不严肃,不讲政治,在国家安全处于重大困难挑战之际,还在胡说八道,大开玩笑的君主,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 (2)北齐六代君主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更荒诞不经,就会反腐折腾,似乎干不了太多正事,这是北齐从一个军力强盛,综合实力远甚于同时期的北周和陈朝,二十八年之后走上沦亡的终局原因。历代封建君王均以此为鉴,历代史家,都把他当成是一个笑话。 (3)只会写稿递奏折而没有形象化妆师,或语言表达培训,不仅会像我一样,经常读错别字,也会像北齐后主高纬一样,不懂得板着脸孔说话,出现笑场,以至于军心涣散,这样的政治动员,是无法入脑入心入魂的。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