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後院種植] 01_2 基本功做好 種植可以很輕鬆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大家好 右側空間整理好之後的隔天 久違的陽光終於出現 陽光一出現 感覺氣溫馬上上升了不少 這種植蒜頭的內部 長了不少低日照冬天的雜草 雜草已經開始開花 得加速加以清除 避免草籽的誕生 因為牆外就有灌溉河道經過 種植蒜頭也就不用進行澆水 清除雜草過程 原本覆蓋的稻草 順手的被拉除 這剛好可以看到日照的效應 而溝槽裡清出的類原生土 就可以先一起擺到堆草槽裡 讓天然微生物菌繼續自然發酵與分離 而這一旁還有一棵甜不辣辣椒 由於這不辣辣椒建議種植的時間是春秋兩季 雖然因為冬天比較冷 但是因為有圍牆擋風的效果 也是可以開花長出不辣辣椒 只是在低日照下 一旁又有七里香擋住日照 生長的效率明顯比另一株還不好 但是入春後 太陽行進的軌跡會開始往北偏 日照往後院移動後 日照的干擾因素就可以降低 另一側的七里香反而有遮擋日照 拉長採收的時間效果 而這原本還不急著喚醒的蘆筍 因為發現有陽光之後 氣溫上升的很快 讓其休眠的蘆筍 已經有部分長出新蘆筍 於是先整理一槽的蘆筍空間 看是否需要提早啟動喚醒蘆筍的動作 畢竟現在氣溫還不高 還不急 而蘆筍因為培土的緣故 都是種植在封閉空間裡 在封閉空間裡 要進行整理與地力調整 速度相對就會比較快也比較簡單 由於蘆筍是多年生的作物 氣溫升高後 就可以開始慢慢採收 只是今年冬天比較冷 就放任他休眠 但是部分培土旁的溝槽裡 還有加以利用 種植了根系不深 短天期的紫薇小白菜 雖然不少種植空間還沒使用 不過 因為整理不好 就只能先擠在可用的空間裡 經過一天的日照 這大番茄成熟的速度 很有感的有在加速 一旁除草過的蒜頭土壤表面 也有乾化的現象 乾溼分明的狀態 是個人覺得最好控制種植與水分的方式 只是事情總是無法盡如人意 一旁修整完 移植好向日葵與青蔥的種植槽 被放風中的社恐狗 全部挖起來 只能又重新種回去 只是這種現象 感覺跟狗性很有關係 有的狗就是特別喜歡去挖 已經翻鬆好的土壤 也不知是否這樣比較好躺 或是對於個人整理的方式不滿意 也就只能把土壤澆濕一點 做個簡單隔擋 等待雨水到來提供另類的幫助 而這一旁的大番茄葉片這麼少 單純只是因為天氣比較冷 又沒有日照 直接將感覺比較不順眼的葉片修剪掉 現在的氣象預報 已經非常準確 這等下雨過後 再提供一點幫助 而關於下雨這件事 其實很可以拿來利用 比如說 在氣象預報會有接連幾天下雨 就可以先在地勢高的地方 做個簡單灑種 除了不用看顧土壤的溼度 等雨勢過後 幼苗幾乎就可以出苗 完全不會浪費時間 而現在要做的也是即將下雨的利用 蒜頭種植區除草後 經過日照 土表已經有乾化的現象 由於目前可用的空間還算不小 除非事先有預計要多種一點分享 不然 幾乎只是讓作物自然生長 不求產量 而蒜頭算是比較特別的作物 蒜頭若是太小顆 採收後要使用會很不方便 因此 添加生物炭與草木灰 算是很好的輔助 除了添肥之外 也可以幫忙控制土壤濕度 經過兩天的日照 可以發現土壤已經乾化 這需要在天氣轉熱前 回補移除掉的稻草 經過覆蓋 可以降低澆水頻率 也可以有效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後來又收納了幾袋碎稻梗的原因 完整的稻草 可以在種植時使用 而碎稻梗 要進行回舖補救時 會比較方便 只是這一袋當初收集的有點不理想 內部有太多比較細的稻草末端 鋪設起來會比較慢 因為氣象預報 即將要下兩三天的雨 因此 經過覆蓋後 就不進行澆水 這蒜頭的高度 也已經可以避免狗踩踏進來 這樣整理完之後 就很像又回到種植初期的狀態 經過覆蓋稻梗後的土壤 就會有自動慢慢疏鬆的效果 既然是區塊種植整理 這種植在一旁的甜不辣辣椒 也順道一起添加點炭肥 炭肥的效果也可以非常明顯 而若是使用的是液肥 又怕土壤會過於潮濕 在種植時 可以選擇在地勢高的位置 或是進行墊高種植 這對於比較不好控水的作物 只要地勢比較高 水往低處流的特性 就不用擔心土壤過於潮濕 而墊高種植 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 這在天氣酷熱的時候 澆水的頻率得提高 會比較辛苦 反正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墊高種植 至少可以避免被淹死 至於要降低澆水頻率 覆蓋稻梗或是乾樹葉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稻梗產生的枯草桿菌 又是額外很有用的幫助 氣象預報算是非常準 雨雖然不大 卻連續下了快兩天的雨 最後就像是土壤排水效果的驗證 而重新種下的向日葵 也算是獲得雨水的救贖 以上分享 謝謝收看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