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大悲咒》、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可破邪咒。
咒語的效果取決於持咒者的信心。
阿彌陀佛的加持力存在與否,取決於信心。
佛菩薩的加持是被動的,需由持咒者的心力啟動。
善導大師強調「至心信樂」是往生的關鍵。
往生與否在於信願,不在於念佛的數量。
念佛時的心態決定往生的品位。
信心是啟動佛號功德的關鍵。
美國小女孩帶雨傘祈雨的故事,說明信心的重要性。
念佛時應全心依靠阿彌陀佛,通身靠倒。
佛號的功德無量,但需持咒者準備好才能感應。
感應道交的程度取決於持咒者的準備程度。
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時心不迷、不取、不動,故能完全發揮咒力。
修學《楞嚴經》後,心態會變得自在,不隨外境轉。
平常的心態決定臨終時的心態,沒有奇跡可言。
臨終正念分明需平時不斷修持。
調整心態可降低臨終障礙,增強念佛感應力。
文殊菩薩以百分之百的心力啟動咒語功德,故能消滅惡咒。
修行的關鍵在於心態的調整與信心的培養。
念佛與持咒的力量來自於心的清淨與專注。
---
播放列表 (complete 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HDOn5U0Fa0vbFQaRH_aUz2xoN3k-aYi
---
淨界法師 :《楞嚴經修學法要》
地點:地點: 台中 慈明寺
編號:第07章
----
視頻摘自:淨土教觀學苑
製作:善知識工作室
#淨界法師 #佛教智慧 #大悲咒 #楞嚴經 #念佛 #智慧人生 #修心修行 #佛法 #淨土 #佛教 #阿彌陀佛 #佛號 #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