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太空科學社- 臺大天文社 專題講座] 宇宙邊緣的神秘天體-類星體探索50年
http://case.ntu.edu.tw/SciMonthly40/sm40blog/?p=6320
時間:12/23 (一) 19:00~21:0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 新生大樓102室
講者:孫維新 教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長)
【關於演講】
1960年代,天文學家透過無線電波的觀測發現超大紅移、超大輻射能量的怪異星體,被稱為類星體(quasi-stellar object),簡稱quasar。50年以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類星體的本質才逐漸明朗。現在天文學家認為,類星體是「活躍星系核」(AGN)的一種,距離極為遙遠,讓我們得以窺探宇宙早期的樣貌。孫維新教授將帶領聽眾來到宇宙的邊緣,一同解開類星體之謎。
【關於講者】
孫維新教授臺大物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天文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主要研究是活躍星系核與類星體、交互作用星系、星系演化與恆星形成。現任教於台大天文所,並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致力於推廣科學教育。
主辦單位: 台大天文社 NTU astronomy club、 台大太空科學研究社 NTU Space Science Society (NTUSSS)
協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CASE)
贊助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太空與科學教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