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20250128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山(九份-猴硐)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20250128古道路線3公里左右,路跡清晰含階梯和土路,適合一般人健走,還可撿小粗坑山,土路很好走,入山徑後無厠所,需到九份老街或猴硐服務中心。 補給點:九份老街、猴硐服務中心、猴硐火車站 廁所:九份老街、猴硐服務中心 路線:頌德公園-小粗坑古道登山口-涼亭-小粗坑山登山口-小粗坑山485M-山神廟-小粗坑聚落古厝-猴硐端小粗坑登山口 山神廟 日本當局自1895年接收台灣後,為遂行其殖民統治陸續興建神社外,並嚴格禁止台人供奉傳統神明,但為適應礦區的特殊需要求,高危險的地下礦坑安心工作,對與其國既有的山神崇拜相近的龍神、土地公信仰,則採較為寬鬆的政策,因此可在礦區的坑口附近見到山神廟和土地公廟並存的現象,小粗坑聚落的山神廟原供有戴官帽的山神金身,惟在金礦停採人口外流後亦不知所蹤,現僅存石雕神像繼續守護著風華不再的礦山。 小粗坑聚落 因金礦㿝發現而形成的礦業小聚落,位於基隆河支流小粗坑溪兩岸,以溪谷多巨石並對應大粗坑而為地名,隸屬於台北瑞芳鎮弓橋里,採金鼎盛時期住民約二百餘人。 公元1895年日軍自鹽寮登陸後,嘗與台灣民主國守軍血戰於此,且以礦區地形特殊易於藏匿,常有沆日志士混跡其間,令當局為之頭疼不己。 小粗坑聚落雖小,卻設有小學分班,並由礦工組成北管藝陣-聚福社,每年中秋節的迎媽祖繞境遊行,聚落住民們最重要的節目。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