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0%,鑽石價格徹底崩了!鑽石巨頭利潤暴跌超60%!鑽石價格暴跌,為了愛情買鑽戒是智商稅嗎?#粵語 #中國經濟 #鑽石價格
粵語頭條
28,213 lượt xem 1 year ago 珠寶首飾界,正喺度經歷冰火兩重天。一邊系如火如荼嘅黃金熱:無論系日常悅己、結婚硬通貨定系理財投資,從小姐姐到阿姨都紛紛撲向咗黃金。據國家統計局及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金銀珠寶成為上半年商品零售類別中增長幅度最快嘅品類,2023年上半年黃金消費量同比增長16.37%,其中黃金首飾同比增長近一成五。
另一邊系持續嘅斷崖式鑽石冷:鑽石消費離當下嘅日常生活越來越遠。據全球毛坯鑽石價格指數顯示,2023年以來,鑽石價格已下跌6.5%,較2022年2月嘅歷史高點更系下跌咗18%。國際鑽石交易所(IDEX)鑽石指數已連續下跌超過15個月。「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嘅神話,點解失靈了?
天然鑽石領域,幾乎都系壞消息。
國內鑽石品牌I Do,紅極嘅時候請過張雨綺、陳小春應采兒夫婦做代言,在李佳琦直播間曾經以唔到30秒嘅速度賣出一粒鑽戒,但喺而家,其創始人李厚霖被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其實早在李厚霖成為「老賴」之前嘅6月份,I DO嘅母公司恆信璽利就收到咗法院嘅重整裁定結果,恆信璽利已被法院受理進行重整,如重整失敗,公司存在可能被法院宣告清盤嘅可能。
恆信璽利而家處於長期停牌狀態,其2022年半年報已凸顯咗營收利潤雙減嘅困境,2022年上半年,恆信璽利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1.99%;實現淨利潤704.44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8.62%。
天然鑽石「失靈」,並唔系個別品牌出現嘅現象,縱觀國內鑽石行業,2022年中國珠寶首飾產業市場之中鑽石產品市場規模約為820億元,同比下降一成八。
曾經靠「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被刻進營銷學教科書嘅世界頭部天然鑽石品牌戴比爾斯(DeBeers),也遭受咗當頭一棒。戴比爾斯最近再次下調「精選可加工鑽石」嘅價格,從1400美元/克拉幾乎腰斬至850美元/克拉,在過去一年裡,呢類鑽石嘅價格已經下調超過4成。
天然鑽石點解會跌落神壇,呢不得不提它點解會走上神壇。
天然鑽石成功打入消費者嘅心智,一方面系來源於其物理上嘅「稀缺性」,鑽石系地殼運動、高溫高壓下天然形成嘅寶石,在開採之前往往有20至30億年嘅生長過程。而且,戴比爾斯曾一度控制着全球9成左右嘅鑽石產量,因此在稀缺性上也可謂能「一手遮天」。
另一方面,將鑽石嘅稀缺性疊加真愛嘅稀缺性,讓天然鑽石成功成為咗結婚儀式感中必備嘅寶石,愛情系唔系如同鑽石般堅硬,要睇男人系唔系會為咗愛情而買單鑽石。
在雙重稀缺性嘅操弄之下,鑽石成咗戴比爾斯等公司嘅財富密碼。
梗系,天然鑽石「失靈」嘅背後仲有更底層嘅邏輯:天然鑽石正在與當下嘅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當天然鑽石還在營銷着「婚姻」嘅時候,殊不知呢屆後生人正在與婚姻漸行漸遠。根據民政部嘅數據,2022年全國結婚人數為683.3萬對,與2013年最高峰相比近乎「腰斬」。從2013年之後中國結婚率持續下跌,從2013年嘅9.9‰下降到2022年嘅4.8‰。
當天然鑽石還做着「奢侈品夢」,20分嘅鑽戒費用高達2萬元人民幣嘅時候,殊不知呢屆後生人在珠寶首飾上也開始尋求理性。「買鑽石不如買黃金」嘅講法持續在坊間流行,畢竟即便黃金不升值,但在保值性上仲有所保障,但一般嘅鑽石一旦進入二手市場,價格幾乎相當於小數點往前退兩位。
打敗鑽石嘅,或許唔系黃金,而系鑽石自己。
一年前,培育鑽石屢上微博熱搜,全球培育鑽石有一半都產自中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年培育鑽石產量900萬克拉,單系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一個縣就生產咗將近一半嘅產量。
從2021年9月到2022年7月,11個月嘅時間柘城縣就誕生咗兩家上市企業。其中,惠豐鑽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申報材料受理到過會僅用71天,創造咗北京證券交易所嘅最快上市紀錄。
不過,就畀人們以為培育鑽石呢把火會越燒越旺嘅時候,行業內傳來咗新消息:培育鑽石原石嘅三大上市巨頭中兵紅箭、力量鑽石和黃河旋風業績斷崖式下跌。
據中兵紅箭公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0.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嘅淨利潤同比下降84.99%。力量鑽石則首次出現營收利潤雙降,營收同比下降19.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嘅淨利潤同比下降27.95%。黃河旋風則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嘅淨利潤上蝕本2.19億元。
企業營收利潤斷崖式下降,背後系培育鑽石單價嘅斷崖式下跌。據力量鑽石2022年嘅數據,其第四季度嘅培育鑽石價格為319.25元/克拉,不及第一季度663.64元/克拉嘅一半。
在中間商市場,據央視財經嘅報道,培育鑽石批發價從每克拉4000至5000元,下跌到2000至3000元,下降幅度超5成。
培育鑽石,曾經一度以天然鑽石嘅「平替」身份存在,即與天然鑽石成分一致但比天然鑽石更便宜,呢一直系吸引消費者嘅關鍵點。
消費者能夠在經濟可承受嘅範圍內追求自己嘅「克拉夢」,呢本身對於培育鑽石來講就系一項偉大嘅變革,經濟適用性系培育鑽石嘅基礎特點。
「設計」確實系培育鑽石一條值得走嘅路徑,前有施華洛世奇作為探路者,培育鑽石可以仿效它成長嘅路徑。「施華洛世奇嘅人造水晶比天然水晶甚至更貴,它嘅賣點在於具有專利嘅切割工藝,施華洛世奇已經成為咗行業專家嘅角色」,
除咗另闢蹊徑之外,培育鑽石也可以挖掘與天然鑽石嘅本質差異——短時嘅人造與長時嘅天然形成之間嘅差異。比如對於天然鑽石中難得嘅彩鑽,培育鑽石唾手可得。
「白鑽常見,但彩鑽難得,在人工培育上,彩鑽與白鑽成本相當,因此系非常岩培育鑽石嘅差異化路徑」。
在市場中,稀有嘅彩鑽價格可以達到白鑽嘅數百倍,因此平價嘅彩鑽更具備市場競爭力。
培育鑽石究竟系新生嘅鑽石,仲系一種有別於天然鑽石嘅全新品類,或者二者兼具,而家尚無結論。
無論點樣,培育鑽石都已經企系咗一個命運嘅十字路口,壞消息系,不買鑽石嘅人,或許依舊視它為天然鑽石嘅繼承者,一種新嘅智商稅。
但好消息系,培育鑽石畀咗人們一個機會,用「科學嘅奇蹟」去挑戰「自然嘅奇蹟」。如果天然鑽石象徵着從遠古到今日,象徵着一種鬼斧神工嘅珍貴,咁培育鑽石則象徵着從今日到未來,象徵着一種巧奪天工嘅新嘅可能性。
就算鑽石點樣昂貴,好多人也覺得物有所值而心甘情願付出。不過,在70多年之後,越來越多嘅人開始意識到,鑽石並唔系婚姻嘅必需品,即便系,人們也能夠坦然接受更實惠嘅平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