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淨界法師:人臨終時,第六意識要保持清醒,因為你是隨念往生的!|《唯識學》43~47

善知識 11,636 lượt xem 4 weeks ago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An Overview of Yogācāra
時間: 2014年
地點:淨土教觀學苑
編號:第43~47章
----

目錄
00:00 精彩片段
04:36 題目介紹
04:52 第四十三章:一個人突然昏倒失去意識,幫他助念有用嗎?
09:19 第四十四章:往生到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沒有第八識?
13:33 第四十五章:爲什麼禪定跟持戒沒有辦法調伏你的執著?
16:03 第四十六章:第六意識已經沒有了,助念有用嗎?
18:26 第四十七章:袁了凡他改命,他改的是什麼?
24:33 迴向偈

播放列表 (complete playli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OV4SkYrjI&list=PLbHDOn5U0Fa1TYylZCxTFBIP9BZtRXe29

--------------------

諸位,第六意識一旦不活動,你就慘了。那就第八識的業力要出來了,你沒有本事淨業成就,你不可能隨業往生的,幾乎不可能,除非你念到業盡情空。所以當第六意識不活動的時候,這件事就不吉祥了。如果你第六意識在活動的時候,你還沒有把阿彌陀佛感召出來,當第六意識停止活動的時候,你幾乎沒有機會了,你就準備隨業流轉了。

---
【43】一个人突然昏倒失去意识,帮他助念有用吗?

我們現在先了解八識的關係。八識有三層:初能變第八識;二能變思量,我愛執;第三能變前六識的造業。就是先把這個八識它們各管各的功能,先把它弄清楚。

今天我們整個八識都講差不多了,有沒有問題?欸,請說:



[學員問]:阿彌陀佛,學員有一個問題想請師父解答。一個人如果說,他突然昏倒失去意識,那是他的第六識突然的悶絕。那如果為他念佛,如果他的第七識第八識,還有作用的話,我們幫他念佛,能夠幫助得到他,是這樣嗎?

[師父答]:如果他的昏倒是深層的昏迷,第六意識如果不活動,那你念佛對他幫助就沒有用了。因為他的耳識要活動,一定要第六意識的幫忙。那麼如果他的昏倒第六意識還在,那還是有用的。所以你一個人臨終的時候,你為什麼不能打嗎啡呢?不能睡著呢?你第六意識要保持清醒呀!因為你是隨念往生的。

諸位,第六意識一旦不活動,你就慘了。那就第八識的業力要出來了,你沒有本事淨業成就,你不可能隨業往生的,幾乎不可能,除非你念到業盡情空。所以當第六意識不活動的時候,這件事就不吉祥了。如果你第六意識在活動的時候,你還沒有把阿彌陀佛感召出來,當第六意識停止活動的時候,你幾乎沒有機會了,你就準備隨業流轉了。

所以隨念往生,他必須把握第六意識在的時候。因為你感應道交是靠第六意識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不可能到第八識。第八識它也不能造善也不能造惡,它也沒有思考能力。所以當第六意識消失的時候,第七意識只會壞事而已呀,說實在的,我愛執,你想它能夠幹出什麼好事來?第八識也不可能了,第八識是充滿了業力,它只是把那個最成熟的業,推出來唄!那前五識沒有第六意識,前五識什麼事都做不了,所以還是在第六意識呀!


[學員問]:那師父,我們怎麼樣知道他的第六意識還有沒有作用呢?

[師父答]:你沒辦法知道了,因為它是無形無相,你怎麼知道呢?反正你念佛對他沒有壞處!所以我們助念,就是你不管他第六意識在不在,你就是該開示就開示,該助念就助念,反正你沒有壞處嘛!是吧?你不能拿儀器去測一下,等到你測出來已經來不及了。


[學員問]:那為什麼有一個說法就是說人家往生的,譬如說六個小時之內,他的耳識還沒有退的話,我們為他念佛是對他有幫助……

[師父答]:那都是原則上,我們一般講八小時,對不對?原則上,但是每一個人因人而異呀!說實在的,它抓一個原則,就是斷氣後八個小時,它合理的推論第六意識還在。斷氣後所以叫黃金時間嘛,就是斷氣後助念八個小時,對不對?但是其實是因人而異,每一個人業報不同,有些人第六意識會走得很快。


[學員問]:所以即使是說他昏倒或者昏迷了,anyway 就是為他念佛,也許他的第六意識還在。

[師父答]:總沒有壞處吧,是不是?至少你給他一個善業,是不是?你不能提起他的正念,至少你補他的善業嘛!你迴向給他嘛是吧,總沒有壞處,是吧?但是我們不能夠精準的算出來,他到底第六意識還在不在,沒有辦法。

[學員問]:謝謝師父!



【44】往生到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没有第八识?


[師父答]:你先說吧。

[學員問]:師父慈悲,末學有兩個問題要問師父。第一個就是說,往生到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沒有第八識?那另外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一個人他精神有問題,可是他吃肉,那這個有沒有業力?

[師父答]:精神錯亂的話他所造的業都無記了。如果真的錯亂的話,但是它錯亂有一個標準,就是他看到火還會用手去抓它,這叫錯亂!如果他還有判斷能力,就不叫精神錯亂,就還有造業能力,這先回答第二個。

第一個到了淨土,還有沒有第八識?來,我們看第八識的轉變,看看: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也就是說,你到了淨土,你最大的改變是第六意識改變。因為你接觸到一個很好的環境,第六意識受到很好的熏習,念佛念法念僧。但是你第八識在不在跟外在環境沒有關係呀!只要你還是凡夫,如果你帶業往生去的,你還沒有入八地之前,你第八識就在。但是因為你沒有起惑造業的環境了,因為你在極樂世界,是彌陀的本願攝受嘛,是一個法身變現的國土嘛,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他不是業報身嘛!

你娑婆世界處處是業力呀,處處是地雷,你根本動彈不得啊!娑婆世界的人事因緣,你攀緣看看,你一定觸動業力的。但是極樂世界的每一個人事,全部是彌陀的功德莊嚴。所以他第八識雖然在,但是呢,關鍵是他第七意識不太活動了,在調伏狀態了,因為他的法力太強了,所以第六意識,它經常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它不斷的進步,但是他第八識肯定在。因為他第八識的轉依,不動地是什麼?八地嘛!不動地破壞了阿賴耶識,金剛道後異熟空,到了成佛把所有的有漏因果,全部破壞了,所以佛陀沒有因果這件事情,佛陀是乘願而來。

所以你這個第八識在不在?跟你去哪裡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你去了娑婆跟去了淨土,最大的關係,就是第六意識不一樣了,因為第六意識,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第八跟第七根本就不向外攀緣的,去哪都一樣,但是第六意識一變,就直接影響第七意識。第七意識是無明主,它也影響到第八識。第七意識只要它不活動,它就不可能引導第八識來三界得果報,這都有關係的。所以你到了淨土最大的改變,就是第六意識改變了,它不再起惡念了。

[學員問]:師父,那往生到淨土的時候,九品往生。

[師父答]:九品往生,這個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了。它不是只有業力而已呀,它還要看發心,還有你的智慧,它兩個:智慧資糧、福德資糧,這你要看《觀經》就會清楚了。好,請坐。


【45】为什么禅定跟持戒没有办法调伏你的执著?

[學員問]:禪定跟持戒沒有辦法調伏你的執著?

[師父答]:對。

[學員問]:請師父詳細的解釋,為什麼這種外道四禪八定,沒有辦法調伏這個執著,那為什麼持戒也沒有辦法調伏執著,請師父說明一下。

[師父答]:執著只有空性的智慧才能調伏,因為它那種自我的概念,你看持戒他執著有一個我,他照樣可以持戒呀!是我來持戒呀,所以戒法沒辦法對治自我意識。禪定也是一樣,禪定它就是找一個所緣境嘛。比方說你要注意呼吸,注意佛號,那你就專心的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他就把第六意識的妄想給停下來了,是吧?它的緣起是這樣子的,就是說你在整個過程,你根本沒有對治第七意識的自我嘛,有嗎?沒有啊!就是他修行的過程,根本沒有去觸動第七意識,根本沒有,跟第七意識完全沒有關係,完全在第六意識修行。

因為自我是跟第七意識有關係的,只有修空觀、發願,你要嘛用空觀調伏它,要嘛用願力引導自我,除此之外第七意識,根本原封不動。也就是說持戒跟禪定,完全是第六意識的事情。你看禪定當中,我們現在問了,禪定當中有沒有自我概念,有沒有?我在定中,他有沒有這種概念?有嘛,他在整個寂靜的心中,還是有一個自我意識嘛,我非常寂靜。外道的四禪八定都是這樣子的!那個自我的影子都在嘛,他完全沒有對治啊,你沒有對治它,它怎麼會消失呢?就如石壓草嘛。


【46】第六意识已经没有了,助念有用吗?


[學員問]:阿彌陀佛,我有個問題。師父,就是這個人在中陰身的時候,都希望那個念念與造福力救拔,《地藏經》上有這一句話,那時第六意識已經沒有了,那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還能不能受這個大家念經誦佛號的這個超度嗎?

[師父答]:中陰身,他已經不是人,對不對?他是已經死亡,他這個人果報已經跳出來了,所以他不是人的時候啊,救拔相對困難。因為人道,他是最容易去接受教化。所以印光大師說,當他的第六意識臨終的時候,正念的黃金時段過了,第六意識進入悶絕的時候,然後他離開他的身體了,中陰身就是死亡,經過死亡了嘛!他已經從他的果報體跳出來了,但是他下一個果報還沒有出現,叫中陰身嘛,就是前因已滅後因未生嘛!過渡,因為六道輪迴沒有中陰身嘛!但是他的下一個果報還沒有出現,那麼這個時候中陰身呢,他沒有學習能力了,問題在這兒了。

你跟他講一些開示新的東西,已經沒有太大幫助,只能夠用迴向,比不上你是個人的時候來得好。因為你在人道的時候,臨終的時候你還沒有經過死亡,你還是個第六意識的明瞭性,動身發語獨為最,你這個時候開導他,他用人的第六意識,他能夠成功的學習,你激發他以前過去的正念,這個最好了。

[學員問]:有些人在中陰身的時候,為什麼還可以給家屬託夢啊?什麼因緣會有這件事情?

[師父答]:託夢這個不難呀,這個是另外一回事了。託夢的話有可能跟他緣深唄,感應道交嘛!因為你家屬也憶念他,兩個人就互相憶念,就感應道交了唄!


視頻摘自:淨土教觀學苑
製作:善知識工作室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mtb-io

#智慧 #佛教智慧 #念佛 #智慧人生 #修行 #修心修行 #正能量 #佛法 #淨土 #佛教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佛號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