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臺灣神奇_Episode 64_西螺福興宮太平媽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談到西螺,大家都會聯想西螺大橋,再來就是西螺街仔遊玩買豆油,西螺盛產稻米、西瓜很特殊,但是不要忘記,西螺媽祖『太平媽』相當顯赫。 西螺這位置開發得相當早,康熙三十六年(1697)泉州、漳州來這裡開墾,諸羅知縣就批准申請,所以在那當時漢人、平埔族共同開啟了墾拓序幕,而大家好奇西螺地名的由來,有一說是平埔族「巴布薩族」裡Soeran發音,而濁水溪下游,虎尾溪、東螺溪、西螺溪,所以有地形的聯想,這位置早期從二崙到崙背、麥寮、東勢、褒忠等為「布嶼堡」。 西螺福興宮主祀天上聖母『太平媽』香火鼎盛,原福興宮位於「街東」,康熙五十六年(1717)福建鼓山白雲峰湧泉寺『明海禪師』由湄洲奉請『媽祖』到螺陽,搭建草廟奉祀,因香火鼎盛,於雍正元年(1723)當地商人長老集資籌建『福興宮』。 根據地方耆老表示:乾隆三十五年(1770)『太平媽』顯聖示意遷廟,在西螺首事廖尚德、林倉光、鍾氏和集結舖戶遷建於現今地址就是「街肚」咱『太平媽』的風水寶地。 『太平媽』鎮瘟疫化災難,開啟太平媽第一座分香子廟 二崙大義崙庄『天后宮』原名『福興宮』又稱為三媽廟,傳聞該廟的建立緣由與咱『太平媽』有關聯?根據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大義崙庄附近村落陸續爆發瘟疫瘟疫,於是大義崙庄長老前往西螺福興宮像咱『太平媽』叩禱,果然『太平媽』顯赫鎮壓瘟疫,保護庄民度過危機。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民兵直攻斗六門,清朝派閩浙總督「常青」平定臺灣,平亂的將軍,西螺街由「藍元枚」江南提督(福建水師提督),駐兵於西螺街就近攻守「斗六門」,當時庄民人心惶惶,紛紛向『太平媽』來禱求,後來陝甘總督「福康安」平定「林爽文民亂事件」後,當時官方均認為是得『太平媽』的協助,永享太平,故『太平媽』尊稱被廣泛流傳。 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事件」圍攻諸羅山城時,官方研判會從西螺進攻彰化城,北路協副將「葉長春」因官兵人數太少,故招集咱廖姓、鍾姓、李姓、林姓義勇軍支援諸羅山,「張丙事件」平定之後,北路協副將「葉長春」感謝『太平媽』的協助,贈「好義從風」齊享太平之福於無疆之匾額致謝,該匾額共181個字,現為國家一級古物被列管保護。 西螺太平媽有一段時間不太平,同治元年至四年之間福興宮先是遭遇到大地震再加上戴潮春事件以及西螺地區的三姓大械鬥「白馬事件」,西螺庄民紛紛走避,當時福興宮也進入落寞時期,但是,太平媽顯聖事蹟,卻也一件件浮現。 同治八年(1869 )在貢生廖時亨、五品職員廖輝煌、廖振元募集修建,至同治13年(1874)廟宇大修建完工,富麗堂皇的規模堪稱是當時西螺眾多廟宇之冠。 而福興宮當年的重建也奠定了日後正月初五請「頭香」「貳香」傳統民俗禮節,但為何福興宮特別禮遇「番仔庄」及「新庄仔」呢? 根據當地耆老表示:當年重修資金最大的來源來自「番仔庄劉基」及「新庄仔」牛販,因捐銀助修分居一、二,所以分別成為福興宮的頭香及貳香,這是地方共同的歷史記憶。 在顯聖事蹟當中『太平媽』透過「莫不尊親」匾額的顯化,救助西螺居民脫離乙末年(1895)日軍焚街的災難。 楊賢庄級竹圍仔庄與『二鎮殿媽祖』淵源深厚,一塊巨型水流材串起神明的護佑,取得迎請『二鎮殿媽祖』回娘家的禮遇。 福興宮『神農大帝 五穀王』換稻穗以及清同治年間『太平媽』顯聖化解臺灣府城商旅船難、知縣「胡應魁 胡老爺」顯聖護廟產……等傳奇軼事一件件不勝枚舉。 「太平媽祖文化祭―螺陽迎太平」活動轟動全臺,可說是家喻戶曉,十幾個鄉鎮超過上萬人潮,大家甘願受寒暑,就是要跟著『太平媽』走,這表示咱西螺『太平媽』長期以來神蹟相當多,濟渡眾生,太平媽靈感庇佑,守護居民齊享太平。 臺灣神奇講不完臺灣神明事蹟 敬請鄉親好友、觀眾朋友、聽眾朋友一起放慢腳步,隨著郭委員全臺走透透,打開歷史軌跡,探討地方人文脈絡、地理興盛與衰退,古往今來臺灣神奇。 #臺灣神奇主講人郭玟成 #總監林宛蓉 #執行長何世凱 #西螺福興宮 #楊董事長文鐘 #埔心庄福心宮 #新庄仔心福興宮 #楊賢庄儀天宮 #彰化大城富安宮 #興嘎呷糕仔金龍彩 #賀呷賀呷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