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整理大難題!在整理東西的時候,你是否會有「這個之後應該用得到吧」、「這是回憶耶,回憶怎麼能丟」等等各種原因不想動,或者是你的親朋好友也有這樣的狀況,讓你每次去他家都像闖進垃圾屋一樣?到底斷捨離怎麼會這麼難?怎麼樣的程度才叫囤積症呢?囤積和收藏的差別又在哪裡?讓Ariel帶你從心理層面認識囤積症,2024年的第一個新希望,就是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啦!
CIRS儲物量表文獻連結(PDF):https://hoardingdisordersuk.org/wp-content/uploads/2014/01/clutter-image-ratings.pdf
各節重點:
00:00 精彩片段
00:51 儲物症是什麼?
01:19 儲物症測試量表
02:11 形成儲物症的原因?
03:33 儲物症跟收藏家差異
04:00 在臨床遇過的儲物症患者
04:46 儲物症治療及改善的方式
05:38 給儲物症患者及陪伴者建議
延伸閱讀:
心理|你真的懂拖延症嗎?拖延≠懶惰!善用數字「3」幫大腦戒掉拖延症,不再擺爛暑假作業和逃避工作!ft.林佳瑾諮商心理師【ME美醫誌】
https://youtu.be/FbHqlzXmqCk
夏天也有季節性憂鬱?判斷關鍵「看這點」!藝術治療超紓壓,隨意創作也能治心傷?ft.黃暄文諮商心理師【ME美醫誌】
https://youtu.be/OYfdBXjx2hE
※美醫誌官網:
https://memedia.com.tw/
※美醫誌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emediatw/
※美醫誌IG粉絲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memedia5168/
※加入美醫誌Line@有問題隨時問:
https://line.me/R/ti/p/@383viixn
#美醫誌#ME#斷捨離#儲物症#囤積症#林佳瑾#收藏家#收藏#垃圾屋#整理#大掃除#掃除#懶癌#儲物症測試#囤積症測試#儲物症評估#囤積症評估#囤積症心理#儲物症心理#囤積症治療#儲物症治療#囤物症
※以上言論均不代表本頻道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