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始,林務局宣示推出國產材元年,用意希望台灣應該負責生產一部分自己所需要的木材,包含竹材,替代過去對熱帶國家進口木材的仰賴。 其實台灣也有林業生產,我們生產性人工林大約27萬公頃,私有的人工林,面積大約13.6萬公頃,為什麼種了那麼多樹,年平均產量只有3到5萬立方公尺? 生產成本高,價格上,就難以與進口材競爭;材質上,台灣人工林只有數十年,胸徑偏小。另外,進口材的材質特性,在包裝上有完整標示,但國產材這方面的資料還不足,導致設計師無法掌握材質特性,不敢貿然使用。種種因素限制了國產材的發展,在林業單位推動下,如今,這些限制,是不是一一找到解方了呢?國內想要推動國產材還有哪些困難?等待克服呢? 00:00 國產材(柳杉、相思樹)的生活應用 08:20 國產材的材質試驗 10:28 國產材如何克服小徑木缺點? 11:26 國產材能否穩定供應? ※完整報導》 ●百年大計|國產材進行式 https://bit.ly/3cTCzFj ※完整影音傳送門》 ●百年大計|國產材進行式(I) https://youtu.be/kNqEGA7h-Tg ●百年大計|國產材進行式(II) https://youtu.be/gri-a9InsHc ●百年大計|國產材進行式(III) https://youtu.be/RRuq4zWBDfs ※相關專題》 ●留住未來木─台灣杉人工林的故事 https://youtu.be/Z38XwYSXUsQ ●十年一瞬:台灣伐木史 https://youtu.be/TT_INjqZazU ※熱門推薦影片》 ●【海鮮文化】澎湖 冬日土魠:永續漁業如何走?https://youtu.be/F8SQ3_w_o2s ●【森林運動】檜木林-森林保育運動 https://youtu.be/UoQ9Oc9UR4g ※更多節目內容》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國產材 #柳杉 #相思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