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江西 Jiangxi】江西名人雕塑你認識多少人?與古代文人共享江西美麗夜景|爸爸去哪兒|南昌|中國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旅遊大玩家 #繞著地球玩 0:00 預告 0:51 名人雕塑園 2:35 竹橋古村 13:21 大覺山風景區 17:24 南昌 秋水廣場 18:57 贛文化長廊 21:54 象湖風景區 25:39 繩金塔商業街 27:43 百花洲 八一公園 28:58 佑民寺 #贛文化 贛文化在上古時代脫胎於百越文化、吳楚文化,在兩千多年中不斷和中原文化融合,最終發展成爲如今的贛文化。贛文化經常以「文節俱高」作為自身形象的總結。萬年仙人洞文化見證了江西上萬年的水稻耕作歷史,自然條件的優渥使得江西農業非常發達,隨著人口的繁盛也就有「萬點青山萬戶煙」的江南景緻。但也因為如此,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臨江的江西地理使得贛地人民戀於溫飽、安分守故。江西人的「官本位」意識濃重,但又好於爭訟。北宋袁州(今宜春)知州楊侃就說,如果官員不「自紊其法」,那麼「民知法是易治」。這也得利於江西書院教育興盛、科舉文化強勢的歷史傳統,「耕讀傳家」被公認為處世準則。 #八一公園 清代為貢院,以東湖百花洲而著名,總面積23.7公頃,陸地面積6.4公頃。園林木繁盛,花團錦簇。公園可以分為湖區和陸區兩部分。主要景點有東湖、百花洲、百花橋、冠鰲亭、蘇堤、蘇圃、水木清華館以及九曲橋、湖心亭、船塢碼頭。 #佑民寺 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處佛寺。其位於八一公園的北面,東湖的東岸。全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3年),先後重建七次,多次易名。南朝時期的佑民寺為豫章王蕭綜之師葛鱘所捐之宅。起初名曰上蘭寺。天監年間,宅旁之井內「蛟斗甚激,豫章王蕭綜造大佛一尊,以鎮蛟龍。」因此太清元年(公元547年),葛鱘捐宅建寺,供奉鎮蛟大佛,寺院也因之改名為大佛寺。清朝順治年間,寺院更名為佑清寺。嘉慶年間,寺院後殿鑄一尊銅製接引佛,高1.6丈,重三萬六千斤,因此南昌民謠有說「南昌窮是窮,還有三萬六千銅」。但寺中寺及諸銅佛在文革中被毀,僧人被驅出山門,寺院建築被其他單位與個人佔有。中華民國初年,姚國美等倡議改寺名為「佑民寺」。後來,姚國美等在念佛堂成立南昌居士林(又名「覺集念佛林」)。此後,釋慈舟、釋印光和居士梅光羲等先後入寺講經。西藏諾那呼圖克圖及其弟子貢噶上師也在寺內啟壇,灌頂傳道。1986年9月,佑民寺著手重建。至1991年初,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鐘樓先後竣工。 南昌「三寶」(佑民寺銅佛、鐘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唯一倖存的銅鐘(鑄於南唐年間,重10064斤)現被安置於鐘樓內。1995年重鑄接引銅佛。 #中國 #江西 😊在這裡收看到我們的節目👇 台灣國興衛視《繞著地球玩》 每天首播0800-0900 中午1200-1300 👉東風衛視、JET綜合台、ETtoday 協力合作 😊追蹤我們 & 更多旅遊影片 訂閱本頻道👉 https://bit.ly/3z0xVzL 追蹤Facebook👉 https://bit.ly/3JnAoJe 追蹤Instagram👉 https://bit.ly/3yJRgFc 😊與我們聯繫LINE@ 👉 @lottotour https://page.line.me/dmb0566a #王啟村 #小王 #Eddi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