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佳節將至,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祭祖、掃墓等儀式?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善用華人慎終追遠的美德,創造傳福音的契機?本週,由周巽正牧師分享「祭祖與福音」的信息,也特別邀請了客家團契團隊,帶領我們一同演練追思祭祖三禮。
神為台北靈糧堂2025年所定下的異象是「聖靈澆灌·應許實現」,許多人都期待這應許的實現,能從我們家人的得救開始。然而,在向家人傳福音的過程中,基督徒常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處理「祭祖」儀式。
基督徒不拿香的行為,常被許多華人長輩視為不孝順。事實上,根據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的教導:「要尊敬父母,這樣你在耶和華—你上帝賜給你的土地上就可以活得長久。」我們應該是非常孝順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希伯來書十三章17節中寫道:「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巽正牧師提醒我們,「順服」是行為上的「去做」,而「依從」是我們內心的態度,它能幫助我們維持與長輩心與心的連結。基督徒無法順從世界的習俗 — 拿香祭拜,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有尊榮的心態,去尊重我們的長者。
除了保持正確的心態,基督徒在清明佳節的活動中,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帶著尊榮的心,以追思三禮的方式「敬祖」,使基督信仰更深入生活。現場,客家團契林瑞光牧師帶領大家一同操練追思三禮:
倒水禮 — 由一位適當的長輩簡述家族歷史並行倒水禮,表示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獻花禮 — 家族依序述說上一代的美德,表示祖德流芳。
點燭禮 — 由第三代代表行點燭禮,表示光宗耀祖,榮神益人。
執行細節請看追思三禮流程。此外,林瑞光牧師也鼓勵大家,在清明佳節時,能將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寫下,透過書寫懷念卡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感謝與懷念,也讓未信主的親友看到我們對已故者的愛與敬意。
問題反思
你曾經遇過「祭祖與基督徒信仰」之間的矛盾嗎? 當時你是如何處理的?如果有相關的見證,也請分享。
你有因為信仰被家人或朋友誤解嗎?如果有,你是怎麼解釋自己的立場的?(EX: 家人覺得基督徒不參加祭祖是「不孝順」的行為。)
除了「追思三禮」之外,你還可以做哪些事、透過什麼方式,展現基督徒孝順、尊榮父母的價值?
(文字團隊/林怡均)
【台北靈糧堂聯合崇拜】
我們建造在使徒性和先知性的根基 ,是個健康又有影響力的教會!
我們參與崇拜、團契、門訓、服事、宣教並彰顯天國的能力、同在和文化。
我們活出神國的四個核心信念;
我們的神是良善的父→我們可以為神做大夢!
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我們可以勇敢去冒險!
耶穌的寶血已為我們買贖→我們可以完全信靠神!
我們是重要而且寶貴的→我們可以盡力去服事!
【與我們保持聯繫】
●聯合崇拜 官方網站:http://www.revivalyouth.net/
●聯合崇拜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ol.taipei.united
●聯合崇拜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ol.united
●學生崇拜 連結樹:https://linktr.ee/bol.student
【支持 Asia for JESUS 國度宣教事工】
https://www.asiaforjesus.net/web/?menu=partner_v2
點擊取得更多天國文化資源
https://shop.asiaforjesu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