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和流行文化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度提升,人格障礙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有不少人對人格障礙的了解只停留於媒體呈現出來的形象和畫面。人格障礙如何影及患者日常生活呢?現實中又該如何和患者溝通和相處呢?
響應十月十日世界精神健康日,是次講座邀請精神科專科醫生分享——包括邊緣型、戲劇化、自戀型等人格障礙,對患者的影響及照顧者可採取的溝通方式。
心理健康應是普世人權,讓我們一同維護的這得來不易的權利。
這次心理沙龍講座,我們邀請到精神科專科醫生樂芷穎 DR. LOK CHI WING,分享她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00:00 #心理沙龍 (頭一分鐘技術處理中未有聲音敬請諒解)
00:52 嘉賓:樂芷穎醫生 DR. LOK CHI WING
01:48 人格障礙
05:30 天生還是後天形成?
08:00 質素—壓力模式 (Diathesis–stress Model)
08:55 人格障礙分類
10:22 A型人格障礙
10:40 偏執型人格 (Paranoid Personality)
12:20 類分裂型人格 (Schizoid Personality)
13:17 分裂型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
14:58 「我有人格障礙?」醫學生綜合症 (Medical Student Syndrome)
16:55 「我身邊都有人有人格障礙!」
21:00 B型人格障礙
21:34 反社會型人格 (Antisocial Personality)
22:27 自戀型人格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23:17 表演型人格 (Histrionic Personality)
24:00 邊緣型人格 (Borderline Personality)
25:15 C型人格障礙
25:23 迴避型人格 (Avoidant Personality)
26:12 依賴型人格 (Dependent Personality)
26:44 強迫型人格 (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29:07 《Originals離經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變世界》作者: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31:00 如何跟依賴型人格傾向的人相處
34:24 真摯交流在乎聆聽與溝通
35:55 如何跟邊緣型人格傾向的人相處
41:10 關心要用對方法
42:24 人格障礙與相關精神疾病的分別
57:48 下半場:Dr. Lok成為精神科醫生的心路歷程
59:36 精神科投入的使命
01:03:18 投入公共實踐
01:06:40 精神科醫生承受的心理痛苦
01:09:11 「沒有人生而希望自己患病」
01:10:43 醫療體系金字塔
01:13:05 醫生都係人
01:15:09 https://www.instagram.com/findingjoy___/
01:15:55 病理化的優缺點
01:20:00 去標籤化 敍事實踐
01:23:05 現場觀眾發問1:香港有沒有團體心理治療?香港精神支援資源不足?
01:27:13 現場觀眾發問2:專業知識如何幫助自己達致心理健康
01:29:19 人很脆弱所以精神醫科/心理學存在才有意義
01:33:05 現場觀眾發問3:陪伴者如何好好轉介病友給專業人士處理?
01:35:02 現場觀眾發問4:人格障礙會用甚麼方式治療或使用甚麼藥物?
01:37:25 現場觀眾發問5:如何入手勸導病友接受治療?
01:38:04 現場觀眾發問6:有沒有只被診斷人格障礙的例子?如有,是怎樣被斷定的?
01:40:57 多謝樂芷穎醫生
01:42:46 #心理學社群
另設現場親身交流(會員限定)
加入會員:https://treehole.hk/membership/
⋄⋄⋄⋄⋄⋄⋄⋄⋄⋄⋄⋄⋄⋄⋄⋄⋄⋄⋄⋄⋄⋄⋄⋄⋄⋄⋄⋄⋄⋄⋄⋄⋄⋄⋄⋄⋄⋄⋄⋄
#人格障礙 #1010 #精神健康日 #普世人權 #MindForest #樹洞香港 #樹洞 #treeholehk #心理學 #psychology #心理學科普 #科普 #心理學知識 #香港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buildingresilienceforthe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