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 是嘉慶17年(1812)噶瑪蘭設廳開始,一條橫跨200年歷史的百年山徑,漢人開拓與遷徙史,可分為 擁有豐厚文史背景的北路「#官道」、民間自主開墾的中路「#民道」、走進茶鄉的南路「#茶道」,也是清朝末期到日治時代初期時(約十九世紀期間),從#淡水廳 到#噶瑪蘭廳 (現今台北、基隆到宜蘭)的主要交通要道,日治時期後隨著歲月變換,因鐵路和公路的開發後,使得淡蘭古道不再熙攘繁華而逐漸走入歷史。
#淡蘭古道中路 為生活民道,係先民為生存翻山越嶺的足跡,不同於北路官方為軍事防守或傳遞公文等功能而修築之道路,僅從現有史料記載「蘭入山孔道」及「#黃總大坪 」古徑以及聚落拓墾、農產種植及運銷的過程來探究,建構出淡蘭中路之路。
#暖暖 為起點,經#平溪 (#十分 )至#雙溪 (#柑腳 、#泰平 )—到#宜蘭外澳 ,此路線為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總共19條山徑與穿插期間的公路所組成,暖暖為起點到宜蘭外澳全程為49公里,並以台二丙線公路經過的聚落「#柑腳 」為界線,以西則為訴說昔日採煤輝煌的「#暖東舊道」,以東則是擁有山光水色和拓墾遺跡的「#蘭入山孔道」。
#北勢溪古道 位於坪林、雙溪交界附近的#北勢溪 上游,沿著北勢溪岸而行,故得此名,古道有一條木橋,這條木橋名為#中正橋 ,這條中正橋是以石橋與木橋結合而成,而石橋的部分就是#中正橋遺址 ,石橋建於民國55年(1966)8月,早期木橋,因山洪爆發的後過橋比較危險,所以重建的石橋,後來中正橋也被洪水沖斷,所以現在補做了一段木橋,這座橋也是全台灣最小的中正橋!
#灣潭古道 屬於#淡蘭古道中路 #民道 的一部份,位於#坪林區 #漁光里 與 #雙溪區 #泰平里 之間,早期是兩地往來的一條古道,因路線沿著#北勢溪 支流#灣潭溪 而行, 故稱為#灣潭古道 。
灣潭古道上也有一處鐵棚,看似休憩涼亭,卻能在石壁下看見好幾個長橢圓形的大陶罐,那是#金斗甕 有極大的機率是裝著骨幹,可能是拓墾過程中長眠的人、也可能是過去開路時意外挖到的凱達格蘭族遺骸。
#烏山越嶺古道 這條山徑較少人行走,古道完全走在樹林裡面,無太陽照射,所以路況泥濘溼滑,但整條古道長滿了 #南洋巢蕨 與 #台灣巢蕨 ,雖然我不太會分辨,而且在古道某處還有 #淡蘭古道 的標誌圖案的logo #雙扇蕨
#坪溪古道 是 #淡蘭古道中路 最熱門的一條,位於#新北雙溪 與#宜蘭頭城 的交界,古道在百年前為運送木材的林道,伐林結束後,此地人工造林,並在兩旁種植柳杉林,如今杉木以生長茁壯,排列整齊相當優美,也是將近兩百年前,#黃廷泰 率眾翻山越嶺拓墾時,進入#淡水廳 範圍的第一站。
#石空古道 是以前當地居民往返宜蘭 台北的主要路徑( #葛瑪蘭廳 與 #淡水廳 )也是 #黃廷泰 一行人移墾的起點 #外澳 ,這條路徑這也有一處有 #石空聚落遺址 ,據說這聚落在 興盛時期也有上百戶住戶,這條古道應該是 #遺址 最多的地方,每走一段路就會有石牆,而上面都有文字,也有公里數,分別為 #店仔地 #青潭 #榕嶺就土地公廟 #榕嶺 等石牆。
#雙扇蕨 是從侏儸紀時代就已經存在的蕨類,可說是標準的活化石植物,葉脈保有二叉分支呈扇形的古老特徵,看起來像一把破雨傘,所以又叫做「破傘蕨」,是台灣唯一的雙扇蕨科植物。
入墾大坪始祖 - #黃千總
最早開闢泰平地區的千總先生,本名叫「#黃廷泰」。
他曾率兵經過今天的雙溪「#泰平地區」,發現土地平緩空曠,就將此地命名為「#大坪」,後來招募來農民進入開墾,因「#大坪」也被稱為「#黃總大坪」,古稱「#大坪」,後又作「#大平」,而#黃廷泰 死於大坪東南側山麓(鹿) 咸豐2年(1852),在地居民為了感念他對泰平的貢獻,就在雙泰產業道路一處路旁設立了「#總爺祠」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近幾年(2017年)來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與千里步道合作推廣淡蘭古道,然後帶領志工手作的方式,就地取材,修復整條古道,包括高度合宜的石梯步道、杉木橋與排水等,都是人工就地取材,也是目前淡蘭古道修整的宗旨,打造出符合山林本色、保留人文遺跡的路徑,無形中也傳承了「民墾」的精神。
00:00 預告
00:28 北勢溪古道 入口
01:28 介紹 淡蘭古道中路 歷史
02:53 中正橋
03:50 簡單介紹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04:47 介紹 淡蘭古道中路 古道
05:47 北勢溪古道 終點 與 12生肖
06:49 灣潭古道入口
07:31 #雙溪夢潭 與 #台灣馬口魚 #台灣鬚鬣
07:59 介紹 淡蘭古道中路 中段
08:16 介紹 #金斗甕 與 #土地公廟
09:03 介紹 開墾始祖 黃千總
11:18 烏山越嶺古道 入口
11:47 介紹 雙扇蕨
12:28 土地公廟 與 有應廟 分辨
13:12 坪溪古道 入口
15:44 坪溪古道 終點 觀景台
17:32 石空古道
19:54 走完心得
21:21 漏網鏡頭 22:07
我的淡蘭古道中路後段GPX軌跡: https://ppt.cc/fhI5Ex
我的Google map:https://ppt.cc/fSbmWx
淡蘭古道 官方北中南GPX https://ppt.cc/fFgpYx
我的YT頻道: https://ppt.cc/fllHPx
我的IG: https://ppt.cc/fVLvQx
YouTube與合作邀約👇
https://linktr.ee/pachinggo
#趴慶go #youtube趴慶go #趴慶go在新北 #淡蘭古道 #蘭入山孔道 #古道 #新北爬山 #新北景點 #新北爬山景點 #輕旅行 #縱走 #中正橋 #淡蘭古道中路 #歷史小偷 #烏山古道 #臺灣馬口魚 #臺灣鬚鬣
Song: INOSSI - Illusion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Song: Niya - A Promis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43VzyxHb8dM
Video Link: https://youtu.be/bUe-SLfS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