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解放日之后血洗日接踵而至,但与华尔街的反应不同,美国主街充满期待。股市下滑、物价上涨的阵痛过后,主要贸易伙伴或将妥协而非升级贸易战。特朗普有可能重塑贸易体系,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记者易速利
44,210 lượt xem 6 days ago 特朗普4月2号宣布美国通过新的关税政策获得解放以后,美国的形势变得有些让人紧张不安。特朗普说的工业重生之前,我们看到的是股市市值的消失。美国命运得到重新掌握以前,我们看到的是美国的命运一部分掌握在中国手里。美国再次富有之前,美国家庭口袋里的现钱会减少。美国股市刚刚经历了残酷的一周,道琼斯指数下滑2200点,两天之内6万亿美元市值蒸发。CEO们纷纷失控,部分民众开始抢购汽车、红酒甚至杏仁。那么,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是将美国的天空变得跟解放区一样明亮呢,还是跟沦陷区一样晦暗?特朗普这次是不是玩得太大?他的豪赌到底是有魄力的重大战略,还是历史性的乌龙球?
从第一任期到现在,其实更早一些,从1980年代到现在,特朗普对关税一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高调谈论的次数比较多。在2024选战期间到取胜、重返白宫以后的现在,特朗普说到关税的时候大都带着一股信心,带着狠劲和猛劲。他觉得美国农民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是受害者,其他国家操纵货币,补贴出口,占美国的便宜,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由此掏空了美国经济,美国被掠夺、被抢劫、被其他国家吃得精光。大家看看这是1988年特朗普在当时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上的说法,当时他42岁,让盟友分担跟多的责任也是他多年持之以恒的想法,现在他希望欧洲承担更多防务负担也是一样。
特朗普的说法至少部分正确,比如1990年代初老布什总统开始谈判、克林顿总统推动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就是美国跟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的贸易协定,它确实促使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海外,9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由此对中产阶级、尤其白人蓝领阶层造成冲击,整体上而言美国没有得到太多好处。特朗普多年以来构想的愿景就是关税不仅可以解决贸易逆差,还可以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带回流失海外的工作岗位、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就是鼓励美国公司回流,也鼓励外国在美国投资制造业,至少四十年来他的基本想法从来没有改变过。
当然需要补充解释一下特朗普当初对关税的看法。1980年代对他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抱怨非常合理,反应了美国商业界的情绪。日本和德国一直是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国,从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他们离自由贸易的距离比美国远,美国在跟这两个国家的贸易中积累了巨大的逆差,但总体上而言,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还不错,而且服务业的出口一直是顺差。美国在全球GDP中占到的比例相对稳定,一直是25%左右,创新能力仍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好过日本和德国。所以总起来看有得有失,美国为贸易政策付出的主要代价之一是制造业严重的空心化,几十年来近10万家工厂搬迁或者倒闭,750万制造业岗位消失。
特朗普第二任期还随时调遣关税作为筹码来推进其他政策议程,比如遏制非法移民和芬太尼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越境贩运,还有推动与中国就TikTok的收购达成协议。经济学家会说关税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工具,像榔头或者扳手,但在特朗普眼里,关税是一把瑞士军刀,能够做的事情比较多,远远超过榔头或者扳手这些单一型的工具。而且美国总统几乎可以完全自如地使用关税,来自国会的约束极少,被告到法院的可能性也很小。他希望关税能为美国联邦政府带来大量的直接收入。特朗普政府声称关税可以让美国增加6万亿美元收入,而且是在今年年底以前,其中仅汽车一项就可以带来1000亿美元收入。这些数字怎么算出来的,背后的细节我们还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希望能将关税用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扶持美国制造业,比如钢铁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另外,特朗普谈论的关税有时候就是纯粹的手段,如果其他国家在某个议题上满足特朗普的要求,他就会取消这些关税。这个时候关税视作财政收入来源其实就不太稳定,因为可以被当作谈判筹码而调整甚至取消。
当然不少经济学家对特朗普的关税理念持批评态度,说贸易逆差不等于其他国家就在剥削美国、让美国变穷。其他国家通过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固然受益很多,同时美国消费者也因此可以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购流行以后,很多人都有机会满足自己开箱的乐趣,通过亚马逊每天都可以得到这种满足。包装盒里到底是不是美国制造一点都不重要,甚至到底是什么也没那么重要,开盒的乐趣最重要。
即使我们都知道特朗普将动用关税大棒,他这一次的调整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应该说还是超出了经济学家们和投资者的预期,简单概括就是咄咄逼人,同时难以预测,他这次的做法达到了自己以前发出的各种威胁的极限。各路专家们预测的时候列出了ABCDEFG各个可能的选项,特朗普的做法是以上各项全选,而且不分亲疏,不管盟友还是对手,都高举关税大棒。自由派媒体掀起了批判的狂潮,有一些保守派人士也加入进来,包括比较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体Ben Shapiro,他批评说特朗普的关税是对美国消费者直接的大规模增税,然后以非常温和的方式呼吁特朗普改变方向。
从本质上看,关税是一种消费税,间接对消费者征税,因为企业一般来说会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自己承担的额外关税,所以最终承担关税压力的是本国消费者。物价上涨以后有可能带来通胀效应,直接引发公众的不满,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最为敏感,公众对通胀的不满是美国总统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推行以后,消费者可能会面对美国当代最大的一次加税。而且这种税率相当于累退税,消费上的统一税率,低收入消费者的负担更重。
美国现在的财务状况很不好,国债达到了和平时期的历史最高点,超过36万亿美元。联邦政府支出失控,年度预算赤字接近2万亿美元,占到了年度GDP的6.4%。这种状况放到私营企业上,或者任何一个家庭里头,都是全面破产。所以美国的确是有巨大的问题需要解决。美国生病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不太好。问题是这样,一个病人在急救病房中昏迷不醒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说将他的一条腿给锯掉,看看能不能活过来呢,还是说对症下药。是重症靠猛药呢,还是细加调理。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毫无疑问关税带来收益,但是过度依赖以后会有代价,那么收益跟代价哪个更大呢?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角度,很多人认为发挥关税作用的精髓在于以手术刀的精准针对特定领域加以实施,并且与其他政策配套,此时可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所以他们会批评说特朗普政府喜欢的不是手术刀,而是电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