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Fun & Interesting

#40 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原諒自己|「眼動」釋放內在衝突情緒,釋放身心症狀

迅然・療癒到覺醒 2,692 lượt xem 1 month ago
Video Not Working? Fix It Now

聊聊如何把內心卡住的不舒服感受釋放掉,也會介紹「眼動」,先前的影片已詳細解釋做法,這次請 Molly 老師來分享實際個案。

Molly 老師經營幼教三十多年,幫助各式各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的家庭狀況。大約在七、八年前開始使用「眼動」這項方法,發現它的成效其實不錯。不過要提醒的是,眼動並不是一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需要持續地練習和使用。通常在遇到困境或情緒低落時,就可以透過眼動來幫自己處理。

分享兩個例子,這兩位當事人都同意我公開談她們的故事。

案例 1:原諒自己

我學校的老師,罹患紅斑性狼瘡約十五、十六年。她告訴我,或許從小她就把很多事情都壓抑下來,尤其記得有一次發燒時,媽媽的表情並不好,讓她小小年紀便害怕去「打擾」媽媽。長久以來,她生病或有什麼問題都不敢說,只是自己硬扛。

此外,她也提到自己曾在某件事上犯了錯,之後雖然向對方道歉,但對方不肯原諒,這令她長期陷在內疚和自責的情緒裡。於是,紅斑性狼瘡就逐漸加劇發作。

她的發炎指數原本維持在 36~41 之間。後來她開始自己練習眼動,大約半年時間,發炎指數降到 21~24。

她也曾經問我:「如果對方永遠都不原諒我,我該怎麼辦?」我告訴她,她已經盡力表達歉意,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若仍繼續把內疚留在身體裡,所有負面能量都會卡在自己身上。她必須學會「原諒自己」。或許在道德層面,我們會覺得「犯了錯,怎麼原諒自己?」只有放下情緒,生命才可能真正地走出來。

案例 2:跳出想法和情緒的困境,擺脫「我是多餘的、我是負擔」的心境

一位學員,她小時候因家裡經濟不寬裕,每當向父母拿學費或生活費時,總看到父母臉色不好,甚至聽到「要不是養你們,我根本不用這麼辛苦」的話。對當時的她而言,這些言語讓她覺得「自己是累贅、是多餘的」,甚至因此多次萌生自我了斷的念頭。「我為什麼不消失,我為什麼要出生? 我自己活著自己痛苦,也給父母帶來辛苦。」

我開始用眼動幫她處理,先聚焦在「我是多餘的」這個想法,再讓她回想父母不悅的神情;接著也處理「我是負擔」「為什麼要出生」「我為什麼不消失」這些負面念頭。她在眼動過程中,不斷觸發內心那些不舒服的場景並釋放出來。大約半個小時後,她的神情突然變得很亮,愣在那兒說:「奇怪,我當初為什麼會卡在那裡?現在看來好不可思議。」很多人眼動後,都會驚訝自己曾經怎麼「卡」在一個想法裡。當情緒被釋放,原本看似合乎邏輯的負面想法,其實一下子就鬆開了。她後來回頭想,才發現父母其實很疼愛她,只是因為經濟壓力與溝通不良,讓雙方長期互有誤解。

她爸爸其實已經離世,但自己能感受到父親還在身邊。透過內心的溝通,她向爸爸道謝,也表達歉意,放下多年的心結,也讓父親安心離去。

更感人的部分是,這位學員原本和母親多年不通訊息。某天她主動發簡訊給媽媽,姐姐收到還以為是詐騙訊息。結果媽媽看了很感動,因為女兒終於釋懷、願意和解。

後來她持續做眼動,半年後,她告訴我自己的血壓從原本 140~150,高血壓的狀態降到 105~68,已經恢復到正常範圍。

長期的情緒與壓力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透過適當方法(如眼動)釋放情緒,化解內在的卡點。如果你有類似「放不下」的情感、內疚或壓力,建議可以嘗試眼動來幫助自己。先前迅然的影片也詳細說明了眼動的步驟。希望大家看完這段分享之後,都能好好照顧自己。

📖 系列課程
https://www.oowake.com/

💬 FB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ovingeyes

#原諒自己 #釋放情緒 #和解 #原生家庭 #眼動

Comment